厼中文怎么读


《咬文嚼字》编辑部

◎陈 彦

最近,一则新闻引发了网友热议:长春市民李怀厼因名字中含有生僻字“厼”(wěi,意为“美盛、光明”,外出办事时总是随身携带一本《新华字典》以证明身份。

李怀厼的遭遇并非个例,名字中包含生僻字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现如今,为了追求个性和避免重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生僻字取名。这种做法弊大于利。试想,如果一个人的名字难以辨认和读懂,又怎能给他人留下深刻印象,展现个人魅力呢?

重名现象自古有之,究其根源,是人口数量与汉字数量的巨大差异导致的。中国历史上人口数量一直波动变化,但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汉字总数相对较少,且并非所有汉字都适用于取名。重名现象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难以避免。

查阅史料可知,历朝历代都不乏同名同姓的例子,如汉代的两位韩信、唐代的两位李裕等。史书中记载的同名者毕竟是少数,实际数量远超于此。而人口数量远超古代的今天,重名现象更是屡见不鲜。据统计,一些常见姓氏和名字的组合,人数可达数十万之多。“张伟”、“王伟”、“李娜”等名字高居重名榜前列。

事实上,重名并不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困扰。每个人的生活圈子相对有限,即使社会上存在许多同名同姓者,也很少有机会相遇。退一步讲,即便遇到同名之人,也有许多方法可以区分,无需过度担忧。

真正令人头疼的,是名字中的生僻字。

以李怀厼为例,生僻字“厼”不仅让他外出办事时需要随身携带字典,还导致他无法办理二代身份证、银行业务、购买火车票,甚至无法送女儿上大学,给他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名字中的生僻字还会造成其他麻烦,如儿童无法正常登记户口、办理证件等。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应努力攻克技术难题,解决生僻字输入问题,同时我们也要尽量避免使用生僻字取名。

《通用规范汉字表》收录了8105个汉字,其中常用字3500个,次常用字3000个,足以满足我们日常取名需求。 让我们回归汉字的本源,选择规范、易读、易写的汉字取名,为孩子和自己创造一个方便、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