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嗪怎么读


html

吡嗪怎么读

吡嗪怎么读

致小特工和老探员:
主题:深度解读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

吡嗪怎么读

值此世界糖尿病日,我们更要深刻认识糖尿病的严峻形势,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预防意识,共同对抗这一全球性健康挑战。
糖尿病:不容忽视的全球危机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突破 3亿。201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 4.15亿,预计2040年将飙升至 6.42亿。中国尤为严峻,2015年成人糖尿病患者高达 1.096亿,位居世界第一。更令人担忧的是,全球约 30%~60% 的糖尿病患者未被确诊,中国也不足一半。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行动起来,增强防治意识,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吡嗪怎么读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大不同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治疗方法截然不同。
1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遭到破坏,胰岛素分泌不足,需终身注射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 病因复杂,部分患者胰岛素分泌正常,部分分泌减少,还可能伴有胰岛素抵抗。治疗方案需个体化制定。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是关键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理改变。原本对胰岛素反应灵敏的器官或部位,由于各种原因对胰岛素“不感冒”了,导致身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糖代谢紊乱,引发一系列糖尿病症状。
2型糖尿病的治疗除了降血糖,还包括糖尿病教育、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血糖监测。多数患者需要口服药物,部分需注射胰岛素。

吡嗪怎么读

2型糖尿病常用口服降糖药详解
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常用口服降糖药主要包括:
1. 双胍类
2. 磺脲类
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4. 胰岛素增敏剂
5. 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物
6. 胆汁酸螯合剂
7. 溴隐亭
双胍类:降糖又减重
双胍类药物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还能降低体重、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尤其适合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需要多种药物治疗、单纯性肥胖和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二甲双胍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双胍类药物。
二甲双胍的常见不良反应:
消化系统反应: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
乳酸增高及乳酸性酸中毒: 肾功能不全、心衰、严重感染等患者慎用
皮肤反应: 皮疹
营养不良: 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维生素B12吸收不良
不适用人群:
肾功能受损
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主要通过肾脏排出。当肾功能受损时,二甲双胍可能在体内大量积聚,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
肝功能受损者
严重肝功能异常时,乳酸代谢受阻,导致血中乳酸增多或乳酸性酸中毒。
胃肠道疾病患者
有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持续消化不良或长期大便次数增加者,不宜服用二甲双胍。
急性并发症患者
患有糖尿病并发急性并发症者,不宜服用二甲双胍。
孕妇
二甲双胍可能导致胎儿乳酸性酸中毒。
严重应激状态者
严重感染、大手术、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肿瘤放化疗期间,不能服用二甲双胍。
心、肺功能不全者
心衰和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应谨慎使用二甲双胍。
80岁以上者
8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二甲双胍。
酗酒者
酒精会影响肝功能,减慢双胍类药物和乳酸的代谢。
有过乳酸中毒史者
曾有过乳酸中毒病史者不宜服用二甲双胍。
服用二甲双胍者还需注意:
定期检查血乳酸浓度和尿酮体,避免乳酸浓度过高。
做造影或增强CT前后48小时内停用二甲双胍,含碘造影剂可能影响其代谢。
服用双胍类药物前,与医生沟通是否同时服用呋塞米、西咪替丁、华法林等药物。
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二线药物,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口服降糖药。
磺脲类药物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肝糖输出。对于体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饮食和运动调整仍无法控制血糖时,可考虑使用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包括:
第一代: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等
第二代: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喹酮、格列吡嗪、格列美脲等
具体药物特征:
格列齐特: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
格列喹酮:降血糖作用维持8小时,短效类药物。可增加胰岛β细胞对葡萄糖敏感性,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适合肝功能良好,有肾功能损伤但拒绝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
格列美脲:不受进餐时间影响,餐前餐中服用降糖效果差异不明显。
谨慎使用人群:
对磺脲类药物过敏者
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合并心、脑、眼等并发症者
儿童糖尿病患者、妊娠期和哺乳期糖尿病患者
严重急性感染、接受大手术、有严重创伤者
出现酮症酸中毒或非酮症高渗昏迷综合征者
出现以下反应,就医:
低血糖
消化道反应: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减退、胆汁淤积性黄疸、肝功能异常
过敏反应:荨麻疹、皮疹、剥脱性皮炎
抑制: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粒细胞缺乏、再生障碍性贫血
神经系统反应:头晕、神经痛、多发性神经炎
体重增加
服药习惯:
首选作用时间较短的磺脲类药物
从最小剂量开始服用
一般在餐前15~30分钟服药
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告知医生:
保泰松、双香豆素抗凝血制剂、吲哚美辛、丙磺舒、水杨酸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普萘洛尔、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女性避孕药物、降钙素、甲状腺激素、三环类抗抑郁药等。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也是治疗糖尿病的二线药物,主要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这种药物可减缓葡萄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但不促进胰岛素分泌,单用不会导致低血糖。
适合人群:
餐后血糖容易升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和老年患者。
它还可以与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药物联合使用。

所有药物都有两面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也不例外。它可能引起胃肠胀气,尤其在最初两周。但随着身体逐渐适应,这种现象会慢慢消失。

吡嗪怎么读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还可能带来其他副作用,如:

• 胃肠道症状:腹胀、腹泻、胃肠痉挛性疼痛、顽固便秘、肠鸣音亢进、排气增多等;

• 皮肤过敏反应:皮肤瘙痒、皮疹、荨麻疹等;

• 其他问题:头晕、乏力、头痛、眩晕、低血压、铁吸收率降低、贫血等。

如果出现以上情况,请咨询医生调整用药剂量,一般无需停药。

以下人群不建议使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消化吸收障碍、Roemheld综合征、严重腹壁疝、肠梗阻、肠溃疡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肝功能异常者;18岁以下人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服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时,需与第一口饭同时服用。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患者,请提前告知医生。

胰岛素增敏剂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常见的胰岛素增敏剂,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减少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常用的有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

这类药物适合存在胰岛素抵抗且有一定胰岛素分泌能力的2型糖尿病患者。

但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可能引起体液潴留、加重心衰、增加皮下脂肪和体重、导致呼吸道感染。罗格列酮可能增加心肌梗死和心衰患者的死亡风险,吡格列酮则可能与膀胱癌有关。

以下人群禁用此类药物:18岁以下糖尿病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1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NYHA 3-4级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水肿患者、肝功能不全者、高血压患者。

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格列奈类药物属于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能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常用的有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

这类药物代谢速度快,无体内蓄积,适合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仍无法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

1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对格列奈类药物过敏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此类药物。

格列奈类药物应在饭前或饭中服用,无需随餐服用。服用后可能出现轻度低血糖、短暂视力障碍、腹泻、呕吐等副作用,若症状严重请及时就医。

胆汁酸螯合剂

胆汁酸螯合剂的降糖作用是意外发现的。起初是为了研究其降脂作用,后发现其能降低血糖,现在被用作降糖药。

胆汁酸螯合剂较为安全,常见副作用是便秘和腹胀。肝肾功能不全者无需调整剂量,但胃轻瘫、胃肠动力失调患者需谨慎使用。

服用胆汁酸螯合剂后,需间隔4小时再服用环孢素、左甲状腺素、格列苯脲、炔雌醇和炔诺酮。

溴隐亭

溴隐亭是一种中枢性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糖耐受性。该药无年龄限制,但不宜与其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合用。

吡嗪怎么读

了解糖尿病药物对患者及其家属至关重要。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以每年约18%的速度下降,2型糖尿病病情会持续进展。单一药物治疗5年后,往往无法满足患者的血糖控制需求。

吡嗪怎么读

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应尽早联合使用其他类型的降糖药物。联合使用2-3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不仅能更好地控制血糖,还能减少药物剂量和副作用。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血糖水平,综合考虑降糖效果、安全性、费用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除了以上7种常用口服药物外,还有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PPAR双受体激动剂、PPARα/γ联合激动剂等多种药物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但临床应用相对较少。

……(省略最后两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