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街什么巷 古代民间小巷叫什么
临清中洲古城的街道错落有致,房舍高低不平,儿童的嬉笑声为这座历史悠久的城镇注入了活力,瞬间让人感受到古城的灵动。
果子巷,虽不起眼,却因其美食而声名远扬。这里的贡桃汁液丰盈,蓼花外酥内嫩,炸麻堂更是让人流连忘返。那些甜美的记忆,令果子巷在时光中熠熠生辉。
无论历史如何变迁,贡桃、蓼花与炸麻堂在临清人的心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它们以美味丰富了这座城市的烟火气,彰显了市井生活的独特魅力。
一条美食流淌的“河”
果子巷坐落于竹竿巷的东段,因竹竿巷的兴盛而愈加低调,行人常常在这片古巷中难觅果子巷的踪影。在临清的160多条老胡同中,果子巷独具一格,以美食命名,尽管它的宽度仅有两米,长度不过百米,却承载着明清时期的浓厚烟火气息。
昔日的果子巷,商铺紧密相连,热闹非凡。各种应季的鲜果和美食等待着顾客的光临,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白塔窑的蟠桃因其“贡桃”的美名而被挑入巷中,苹果与梨在它的光环下默默无闻。蟠桃外形扁圆,成熟后粉嫩夺目,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据临清市胡同文化研究者刘英顺所述,白塔窑位于临清西南,距离市区约五公里。这里的蟠桃因其果大皮薄、汁多而闻名,康熙皇帝曾亲临品尝,连声称赞,随后便将其列为贡品,每年定期上贡于朝廷。雍正九年,白塔窑蟠桃被正式认定为贡品,成为历史的见证。
明清时期,徽商与晋商在此共铸繁华,形成了独特的美食文化。南北的美食在果子巷交汇,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美味,滋养了时代的生活,也留给后世最美的记忆。
果子巷里,每一扇门都承载着岁月的印记,打开与关闭之间,流逝的是时间,留存的是生活的芬芳。
花儿模样的美食
蓼花,原是一种美丽的花卉,在果子巷却演变为一种令人垂涎的美食。这一独特的名字,背后藏着临清人难以忘却的味道记忆。
果子巷宛如一块肥沃的土壤,各色蓼花在这里争相开放,红黄绿蓝等颜色交织在一起,仿佛为小巷增添了无尽的诗意。
“蓼花是一种美味的点心,外形圆润,皮色光滑,内部松软。吃起来香甜酥脆,是临清的经典美食。”刘英顺回忆道,小时候的蓼花美丽动人,色彩斑斓,极为酥脆,轻轻一碰便会粉碎。
蓼花的诞生是南北美食文化交融的结晶。传说中,明清时期南方商人通过运河来到临清,携带一种名为“糍粑”的食品。为了增加风味,临清的糕点师傅将其改良后炸制,加入色彩,逐渐演变为如今的蓼花。多彩的蓼花像盛开的花朵,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其命名为“蓼花”。
新中国成立后,常家在柴市街开设了蓼花作坊,徒弟张殿甲后来在考棚街开了“华新斋”,80年代时,临清的小街上仍有制作蓼花的店铺。随着时间的推移,蓼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炸麻糖”背后的故事
“来两根炸麻糖,再来一碗豆浆!”这样的对话每天在锅市街的早摊上上演。“炸麻糖”是临清人喜爱的传统早餐,曾在果子巷中热卖。
实际上,炸麻糖就是比普通油条更大更长的油炸食品,外酥内软,倍受欢迎。刘英顺提到,这种美食在当地被称为“麻糖铺”,每根炸好的麻糖挂在藤子秆上,等待顾客的光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街头的小贩们络绎不绝,响亮的叫卖声在每条胡同中回荡。
炸麻糖的名字源于明代的一桩历史事件。明朝时,临清因大运河的繁荣而成为重要的商贸中心,然而马堂横征暴敛,导致了商人的愤怒。为了发泄不满,商户们将油条称为“炸麻糖”,这一名称因此流传开来,直至今日仍为人熟知。
如今,果子巷的老店早已消逝,但其东头与锅市街交界处依然热闹无比,烧卖、肉饼、水饺等摊位延续了果子巷的繁荣,也寄托着临清人心中那份珍贵的记忆。
在岁月的流转中,果子巷虽然沉寂,但它并未消失,而是以崭新的姿态重焕生机,继续描绘着新时代的市井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