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十百千万大写 个十百千万大写繁体字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到了母亲节,今天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母亲”这一称谓的历史渊源。虽然每个人都在称呼母亲为“妈”,但你是否曾好奇过,为什么我们称母亲为“妈妈”?这个词的起源究竟如何呢?事实上,在全球不同语言中,几乎都能找到类似“mama”的发音。无论是德语的“mama”、英语的“mama”、日语中的“ママ”还是法语的“mama”,都在不同的文化中用相似的发音来称呼母亲。这个现象并非偶然,甚至有学者推测,世界上大多数人类,无论如何,约有2%尼安德特人基因,“妈妈”这一发音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性不难理解。

在,不同地区的母亲称谓也大有不同。比如,在云南的基诺族,母亲被称为“阿妈”;而在东北的满族文化中,母亲则常称为“额娘”或“讷讷”。在我的家乡,大多数人都会称母亲为“阿妈”,但我个人却习惯称她为“老妈”。记得有一次,我给妈妈打电话,电话一接通就喊了声“老妈”。旁边的同事听了忍不住笑我,戏谑道,叫“老妈”是不是把妈妈给叫老了。仔细一想,的确如此,我似乎很少直接叫她“妈”,更多时候是称呼她为“老妈”。有些习惯一旦养成,就难以改变。但无论是称她为“娘”、“母亲”还是“妈妈”,又或者是“阿妈”或“娅”,这些不同的称谓,背后都饱对母亲的尊敬与爱护。

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大家普遍使用“妈妈”这一通用称谓。可是,也有一些人认为,“妈妈”这个词是从西方语言音译过来的。那到底是这样吗?今天我们来一探究竟。事实上,“妈妈”一词并非音译,而早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记载。在《广雅·释亲》一书中,“妈”一词被明确解释为“母”。这说明,“妈妈”并非从外语音译而来。而且,在《广雅·释亲》中,还同时提到了“爸”这个词,说明“妈”和“爸”是一起出现的,且并非借自外语。从“妈,母也”这句话来看,“妈”这一词语的最早形式,实际上是“母”或“妣”。例如,《诗经·小雅·蓼莪》中写道:“父兮生我,母兮鞠我”,而《尔雅·释亲》中则提到“父为考,母为妣”。其中,“母”一字最早出现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它的甲骨文字形象征着女性哺乳的姿态,表明这一字与母亲的角色紧密相关。

在古代的社会中,母亲最初常被称作“母”或“妣”。其中,“母”这个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后世也衍生出了“母亲”这一称谓。随着时间的推移,“妈”成为了最常见的称呼,广泛被用于对母亲的尊称。尽管“妈”一词的使用已经延续了千年,但古人可能觉得这个词略显生硬,经过约1000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更为亲切的“妈妈”这一称呼。

关于“妈妈”的起源,曾有学者提出过“音译说”,认为这一词是从西方语言中引入的。这种看法显然不符合事实。早在南宋时期,诗人汪应辰就在《历上最年轻的状元》中使用过“妈妈”一词,称母亲为“爹爹妈妈”。从宋元时期开始,“妈妈”作为母亲的称谓广泛流传,并在小说、戏曲中频繁出现。例如,宋末元初的俞琰在《席上腐谈》中提到:“今人称妇人为妈妈”。元代的戏剧作家高明在《琵琶记》中也提到:“喜爹妈双全,谢天相佑”。在宋元时代,“妈妈”一词有时也被用在一些比较极端的语境中。例如,古代的《大宋宣和遗事》就提到“李师师的老鸨子”称作“妈妈”。虽然这种用法略显不雅,但也反映了“妈妈”这一词的多样化使用。

与此另一个用于称呼母亲的字——“娘”,也逐渐开始流行。最初,“娘”并不专指母亲,而是用来称呼年轻女性的,直到隋唐时期,“娘”才逐步成为母亲的代称。隋书中记载:“韦世康为绛州刺史,与子弟书云:况娘春秋已高,温清宜奉。”到了宋元时期,“娘”和“孃”这两个字已经可以互换使用,用来指代母亲,也可指年轻女子。最终,“娘”与“孃”合并,形成了现代汉字中的“娘”字。

从古至今,关于母亲的称谓虽然丰富多样,但无论如何变化,其背后所传递的情感始终未曾改变:那份深沉的爱与尊敬永远不会过时。而“妈妈”这一简单却又充满温暖的称呼,至今仍深深扎根在我们心中,成为最亲切、最具象征意义的词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