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写的诗_课文里白居易的


白居易的日常自嘲,源于他内心对诗文的深深热爱。他常常酒后诗情,吟咏至日西,舌生疮、手起茧,也未曾停止他对诗歌的追求与执着。这便是他,一个被后世称为“诗魔”的文人。

白居易的诗作,以其平白易懂、通俗流畅著称,即便是老妪也能理解其意。初入长安的他,以《赋得古原草送别》惊艳了世人,名扬长安。他的诗作不仅数量众多,更在内容上有着独到的见解与深刻的讽刺。面对唐朝中后期的社会现实与不堪局面,他并未随波逐流,而是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讽喻诗。

中年时期的白居易对仕途与人生有了自己独到的认知。他先后创作了《长恨歌》与《琵琶行》两篇叙事诗。在《琵琶行》中,更是隐约流露出他想要脱离尘世纷争、寻求归隐的念头。尽管晚年时期的他生活状态备受争议,但在病痛缠身时,他却能舍弃家中的马匹与歌姬,这份大度与善良,也让许多曾经的追捧者释怀。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杰作之一,它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两人忠贞不渝的爱情及最终的悲剧结局。此诗不仅音节流畅、广为传诵,更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兴衰变迁。

《长恨歌》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安史之乱前夕的繁华景象与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极度宠爱;第二部分则描写了安史之乱中的与唐玄宗在马嵬坡赐死杨贵妃的悲剧;此后为转折点,第三部分叙述了唐玄宗失去杨贵妃后的悲痛与孤寂;而第四部分则写唐玄遣方士寻找杨贵妃魂魄的情节,体现了其对杨贵妃之死的无尽怀念。

在《诗词》的舞台上,一道关于《长恨歌》的题目曾让百人团的选手们陷入困惑。其中,“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中的“合”字含义成为争议焦点。其实,“合”在此处并非指“合拢”,而是指杨贵妃离世后,唐玄宗赠予她的金钗与首饰盒中的一物。金钗被分开,而“合”则代表首饰盒。

这个题目让许多人回忆起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必背篇目《长恨歌》。虽然全文仅八百余字,但真正能全文背诵并理解其中字词含义的人并不多。在比赛时往往难以迅速想起“合”字的原意,而按照现代汉语的理解选择了错误的答案。

对此,蒙曼教授解释了诗句中的真正含义。而这一题目也引发了现场观众的惊叹与疑惑。尽管如此,《长恨歌》所传达的李、杨二人至死不渝的情感仍让人动容。虚构的情节背后,是白居易对二人情感的深深感念。

无论是白居易的生活态度、诗作风格还是《长恨歌》所传递的情感与内涵,都让人们对这位伟大的诗人充满敬意。而关于“合”字的解析也让我们对这首千古佳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