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汤锅底的做法 羊杂火锅底料配方


大同羊杂粉,当地又称为粉羊杂,甚至有纯羊杂款式(不添加土豆粉)。在浩如烟海的美食中,无论是山东单县的奶汤羊杂,河南的清汤羊杂,还是安徽、晋南的各类羊杂汤,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以汤类为主。大同羊杂粉却独树一帜,其红油汤底让人联想到四川美食,红亮的汤色、扑鼻的辣味以及翠绿的葱色,无不令人垂涎三尺,色香味俱佳。

关于大同羊杂粉的起源,流传着两个故事。一则是关于曲沃名医许国祯的母亲用羊下水、花椒、辣椒、羊油和葱花为忽必烈的母亲治疗寒症的食疗方法。另一则与《宋书》中的拓跋焘时期修之因擅长羊杂粉做法而的故事有关。尽管这些故事难以考证其真实性,因为辣椒和土豆传入我国不过数百年历史,但大同羊杂粉的历史记载确实表明它并非普通的小吃食品。

实际上,大同当地因与内蒙接壤,富裕人家通常不食用下水(与北京的卤煮有相似之处),而穷人则巧妙地将下水加以利用,配以羊油、花椒和粉条进行烩制。选择加入粉条既是因为穷人的实际需要,也是因为当时下水的价格比土豆高。为了填饱肚子,人们不得不加入一些食材,而当地盛产的土豆便成了首选。尽管早期也曾尝试加入白菜,但因味道寡淡而不受欢迎。

如今,大同羊杂粉已成为当地的特色美食,不仅可以独立开设店铺,而且一日三餐都可见其身影。老手艺的传承却日渐减少。粉羊杂的制作讲究羊油、花椒、葱花和辣椒油的搭配,这四种食材的完美结合便是其精髓所在。大同羊杂粉发源地怀仁(原为大同一个县,现独立成市,归朔州管辖)的羊杂被誉为佳品,但市面上的老味道仍可在郑师傅(老十中对面)或老平旺四毛等老店中找到。如今有些店家采用热拉油制作,其品质已大不如前。大同羊杂粉不仅美味可口,还有益于身体健康,尤其能驱寒气,是冬季里的一道美食佳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