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魇如花还是笑靥如花 笑靥如花灼灼其华
(张一清 著 梁艳解读)
“桃”字构造中的“木”字旁传达了其与树木紧密的联系,而“兆”作为其声旁,两者结合即指代一种落叶乔木及其果实。
古诗中常有桃的描绘,如《诗经·周南·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以及《诗经·大雅·抑》的“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展现了桃树及其果实的文化内涵。
春天来临,桃树是报春的使者,唐代和的《渔歌子》描绘了西塞山前白鹭飞翔、桃花盛开、鳜鱼肥美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春天的美好。
提及桃源,人们自然会想到东晋陶渊明的理想国度,尽管他爱菊、种菊、赏菊,但心中的桃花源却是另一种美的象征。
夏日炎炎,仲夏时节桃子成熟,其甘甜的滋味令无数食客为之倾倒,“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便是这种广泛认可的写照。
传说中王母娘娘的蟠桃园结有“长生果”,桃子因此被赋予了“长寿”的寓意,寿桃更是成为了祝寿的象征。
据古代文献记载,如《汉武帝内传》和《宛委余编》,周穆王和汉武帝曾有幸品尝西王母的蟠桃。这些传说为传统文化增添了丰富的祝寿文化内涵。
虽然汉武帝的桃核未种出桃树,但桃李的美味使它们广植于世,同时催生了“桃李遍天下”的育人风尚。
《韩诗外传》中的故事告诉我们,春天种下的桃李会带来秋天的收获,这寓意着育人与人的天息相关。“桃李”后来被用来表示“学生”的含义。
若每位教育者都能培养出优秀的“桃李”,那将是教育的大幸。粉彩九桃瓶等艺术品也展现了桃子在文化中的美好寓意。
桃子因其外表美艳,也常被赋予一些不美好的含义。如“桃花运”虽有幸运之意,但“桃花眼”“桃色新闻”等则常被视为避之唯恐不及的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