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雪打灯上一句 八月十五云遮月顺口溜
在历史文化丰富的城市中,代代相传的节日习俗俗语和顺口溜,蕴含了深厚的人文历史传承记忆和人生经验积累。这些俗语和顺口溜,如“我请姐姐吃甜瓜,姐姐教给我纺棉花”,在人们口耳相传中,见证了历史文化的沉淀。
青岛的七夕节,供奉织女是一项重要的活动。在这一天,少女们先是用秫秸扎出神龛或搭建小棚,内供奉织女图。夜晚,她们摆设瓜果,围在织女图前,一边拍巴掌一边祈求巧艺,歌声和笑声充满了整个夜晚。他们所唱的“我请姐姐吃甜瓜,姐姐教给我纺棉花;我请姐姐吃大枣,姐姐教我做花袄……”不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对技艺和美好生活的祈愿。
中秋节的月饼制作是青岛民间的重要活动。家制的月饼被称为“月”,制作过程讲究,将红枣、桂树、刺猬、菊花等食材巧妙地融入面团中。当月亮升起时,孩子们端着蒸熟的月饼走出家门,妇女们尾随其后,迎着皓月边走边唱,赛月饼的信号就是唱月歌。大姑娘小媳妇在各街口相聚,互相比试手艺,最后由老年妇女将“月”掰成数份,分给众人品尝。
重阳节时,青岛人有登高饮菊花酒和吃菊花糕的习惯。登高赏菊的过程中,人们也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摘食路边的野果,别有一番。而酿制菊花酒和制作菊花糕的过程,更是充满了秋天的气息和家庭的温馨。
冬至在青岛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一定要包饺子或包子过冬,象征着阴气盛极而阳气初生。而根据民间谚语预测冬季的寒暖,更是增添了这一节日的神秘色彩。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青岛人便进入了迎新年的准备工作。辞别灶王爷的腊月二十三,家庭主妇们准备做一碗杂面汤作为那一晚的主食。而在过年期间不小心打碎东西时,用“岁”代替“碎”,并表达吉祥之意,保证了过年的和气。
清明节、端午节和正月十五三个节应准备的东西各不相同。清明节拉露水插艾蒿以犒赏牲口一年的辛劳;端午节吃粽子则寓意一夏不生疾病;而元宵节时做的豆面灯则可保全家健康和人丁兴旺。
二月初二龙抬头之日,人们用草木灰在庭院撒一个圆圈并放上五谷杂粮来祈求丰收。而在二月二这一天,属龙或属蛇的人以及新媳妇则有诸多禁忌,如不能动刀子、剪子和针等。
秋千在青岛民俗中象征着好运和幸福。新媳妇过清明节时,要在自家大门口或院子里尽情荡秋千,寓意孝顺公婆和家庭和睦。
这些节日习俗和顺口溜是青岛文化的珍贵遗产,代代相传至今。它们不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