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手脑速算口诀手势 幼儿园加减法手指速算法


在期间的闲暇时光,我观察到许多短视频中展示了孩子们手指速算的技巧,对此我深感羡慕。我也曾尝试让自己的孩子达到那样的熟练程度,因此购买了一套手指速算的教材,并开始自学。

体验在家教孩子手指速算的感受:

1. 对于未接触过计算的孩子们来说,手指速算似乎只是一种手指运动的规律。孩子们往往难以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数量关系和运算规则。例如,进行4+2=6的计算时,需要运用满五手势。这一过程对于孩子们来说,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其思维认知能力尚不足以理解这种机械性的训练方式。我认为这种训练方式对于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并无太大益处。

在教授过程中,我让孩子伸出四个手指,再收回三根,并伸出大拇指进行演示。起初,孩子对此感到新奇并表现出极高的兴趣,但在遇到需要运用满五手势的情况时,他便显得困惑。我逐渐意识到,虽然手指速算能让孩子快速得出结果,但未必能培养其正确的数学思维。

2. 在我理解手指速算的基本思路后,我尝试教孩子,观察他的反应。开始时,他非常兴奋,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当遇到需要运用满五手势的复杂计算时,他便无法理解。这时我意识到,教育孩子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反复练习,形成肌肉记忆。我决定暂时放弃手指速算的教法。

3. 学龄前儿童的认知能力大多处于感知运算和前运算阶段,此时他们的思维尚不可逆,也不够灵活。这个阶段的认知对于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至关重要。

关于常规教授计算的感受:

1. 当孩子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他虽然凭借超常的记忆力记住了所有数的分解,但在运算时仍需借助手指。尽管如此,我并未制止他。因为借助手指进行计算,就像数苹果一样,是孩子学习加法时的一种正常策略。数学是一门非常抽象且难以理解的学科,开始时孩子需要借助实物来理解数学。我坚信,随着孩子逐渐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他们的方自然升级。

2. 在教授数位、十位、个位的概念以及进行不进位的加法时,我采用正向和逆向思维的训练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数位的概念,并迅速掌握方法。例如,当给孩子一个数如35时,他能够迅速认出十位数和个位数。

在第二阶段,我进行逆向思维的练习,这对4-5岁的孩子来说仍有难度。我通过教具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最后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充当老师的角色,出题给我讲,这样不仅增强了他的学习兴趣,也让他在玩乐中掌握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