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材料 pet塑料叫什么
• 发展历程
自2016年起,国内开始对三明治结构进行探索,该结构在包装材料、薄膜等领域早已有所应用。随着其应用在电池领域,沉积层的材料被限定为铜和铝,并且厚度从纳米级别增长到微米级别,这样的设计旨在提高载流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2019年后,该结构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在深圳的某次上,了解到已有十余家企业计划投建试验线,装备企业的订单繁忙不已。Soteria公司则以技术提供为盈利模式,而国外高校正在进行PI膜镀金属工艺的验证研究。在国内,宁德系企业拥有主要专利,但当前市场的成熟度尚待进一步提升。
复流体与压延铝箔和电解铜箔有着对应关系。目前,它正处于研究和送样阶段,尚未实现大规模量产。就连原本专注于包装和镀膜行业的厂商也在寻找新的增长点。
随着复合箔的厚度不断减薄,它在面对功率型电池和快充带来的大电流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它更适合应用于3C产品、储能等场景。
• 技术流派对比
两步法(或三步法)通常采用前端磁控溅射或真空蒸镀,后端电镀的技术路径。一步法则倾向于使用单一的磁控溅射或真空蒸镀工艺,但这种方法的效率相对较低。有些企业甚至尝试在塑料膜上直接生长铜。
目前,复合铜箔的主流工艺是两步法,而复合铝箔则以蒸镀工艺为主。但未来也不排除有性的新工艺出现。
• 锂电铜箔极薄化方向
锂电铜箔的极薄化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一种途径,通过压缩体积来实现。当前市场上以6um的产品为主流,但诺德股份、德福科技等少数企业已开始向头部电池企业供应4.5um的铜箔产品。
与此其他企业如龙电华鑫、嘉元科技、中一科技、铜冠铜箔等也在加快4.5um铜箔的研发和量产化步伐。PET铜箔生产工艺则是在厚度3.5-6μm的PET塑料薄膜上,通过磁控溅射或真空蒸镀的方式制作一层金属层,再通过水电镀加厚金属层,最终形成总厚度在5.5-8μm的复合金属箔。
这种工艺能够替代传统6-8μm的金属箔片,其优势在于能提升能量密度约5%-10%,并提高安全性(具有阻燃结构)。其劣势在于制造成本上升(成品率70%、增加制程中的真空磁控溅射或真空蒸镀环节)以及内阻的增大可能会限制高倍率充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