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淘宝天猫的关系 1688和淘宝的区别
自从戴珊掌管阿里巴巴集团的数字商业板块后,她引领了阿里巴巴的一场业务革新。时间回到2022年1月6日,戴珊透过内部信揭示了淘宝天猫业务新的架构。
在这封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信中,她宣布了淘宝和天猫的重大调整。在坚持双品牌运营的基础上,新设立了产业运营及发展中心、平台策略中心、用户运营及发展中心,分别由吹雪、思函、玄德负责。这一变革是阿里巴巴对用户体验和客户价值的全面聚焦,并消除惯性思维、鼓励创新机制。
回顾历史,淘宝和天猫虽然同属阿里巴巴的大家庭,但曾是各自独立运作的板块。从2003年淘宝的诞生,到2008年孵化出淘宝商城(后改名天猫),再到2011年的公司架构调整,都体现了阿里巴巴对差异化运营的追求。
随着消费市场的快速变化,阿里巴巴认识到,更加灵活和敏捷的结构对提升客户体验至关重要。数据显示,阿里巴巴生态中的市场的年度活跃消费者数量达到9.53亿人。这意味着庞大的用户期待更流畅、更统一的购物体验。
此次架构的调整,不仅解决了淘宝和天猫双品牌运营下用户和商家的隔离感,更使得两大平台能够合力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用户不再被天然地划分为天猫或淘宝的用户,而是希望在两个平台间自由切换。
从商家角度看,这种双品牌运营也带来了一定的困惑。经营两个平台的商家需要与两套不同的团队进行对接。新的架构实现了淘宝和天猫的全面融合,为中小商家提供了更清晰的成长路径。
在新的机制下,无论是品牌商家还是中小商家,都将在一个统一的平台机制下运营。这意味着阿里巴巴过去分别积累的商家服务能力将得以完整地服务于所有商家。
淘宝与天猫的再融合——追求“体验”与“效率”双提升
从内部信中可以看出,新设立的三大中心都紧密围绕提升用户和商家的体验。阿里巴巴方面也表示,这一调整标志着其电商核心业务的全面融合。
在用户端,玄德负责的用户运营及发展中心将负责优化消费者体验链路,推出更多简单、顺滑、好用的产品。在商家端,吹雪领衔的产业运营及发展中心将融合淘宝和天猫的行业运营,为商家带来更高效的运营决策。
思函领导的平台策略和运营中心将负责平台机制和规则的设计,建立全方位数字化的商家运营产品体系。这一系列调整都显示了阿里巴巴在统管“数字商业板块”后的自如调兵遣将的能力。
其他值得关注的变动包括直播等业务的负责人变更。此次调整不仅涉及人才调用,更体现了阿里的决心。先前的变化可能是“为了变化而变化”,但这次则是真正地“解决问题”。据悉,这次核心电商业务的调整只是阿里业务调整的大幕拉开,接下来其他板块如海外数字商业等也将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总体而言,阿里的这次业务调整是其迈向更加高效、用户体验更佳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