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5纸多大 a5 b5 a4示意图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症(LVAS),亦称先天性前庭水管扩大,是一种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相关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为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内耳畸形,其发病率为1.5%,占先天性内耳畸形的31.5%。自1791年Carlo Mondini教授首次观察到前庭水管扩大现象以来,其背后隐含的医学知识不断被揭示。
先天性大前庭水管综合症可在出生至青春期的任何时期发病。常常出现的情况是,新生儿出生时的听力筛查未能通过,在三个月内的听力诊断检查中显示出听力下降。经颞骨CT或内听道MRI等影像学检查得以确诊。部分患儿虽在出生时听力正常,但在婴儿期或幼时会出现渐进性、波动性的听力下降,发病形式可能突然或隐匿,常在感冒或外伤时诱发。
在深入探讨大前庭导水管综合症之前,我们先简要了解前庭水管的解剖及基本生理。
前庭水管的解剖
前庭水管是一个细小的骨性管道,从前庭延伸至颞骨的岩部,内里包裹着充满内淋巴液的膜性内淋巴管。这一结构将前庭的膜迷路与颞骨内的内淋巴囊相连,对于维持内淋巴液的代谢至关重要。
具体而言,前庭导水管呈现为倒“J”形,其平均长度约为10mm,可分为近侧段和远侧段两部分。近侧段较短,位于前庭,起始于前庭壁,逐渐向后上方延伸;而远侧段较长,呈三角形,与内淋巴囊嵌合。内淋巴管从椭圆囊出发,行走于前庭水管内,最终到达岩锥的小脑面,并形成内淋巴囊。
前庭水管的生理功能及其与内耳环境的维持息息相关。正常内耳环境的稳定依赖于狭小的前庭水管和耳蜗水管的协同作用,帮助内耳缓冲迅速改变的颅内压力。
当出现前庭水管扩大而耳蜗水管正常的情况时,头部的创伤可能导致脑脊液压力波动,进而影响耳蜗内部的压力平衡,有可能损伤膜迷路或引起耳蜗瘘管,从而导致听力损伤。
前庭导水管扩大的病因
听觉外周系统的生长发育在胚胎期已初具规模。胚胎发育过程中,许多因素都可能导致发育障碍,出现相应的畸形。对于前庭水管扩大而言,胚胎20周前的外界因素可能涉及耳蜗和前庭结构的其他畸形;而在20周之后出现的异常因素则主要威胁前庭水管的生长发育。
前庭水管扩大是大前庭导水管综合症发病的重要解剖基础。医生们对大前庭水管的解剖及生理知识的深入理解,是准确把握其特征性临床听力学表现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