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的部首是什么 戴除去部首有几画


在我们的汉字知识之旅中,我们继续深入探讨《说文解字》的奥妙。本课,我们将聚焦于“異”部的一个汉字——“戴”。此字为现代汉语常用字,并被收录在1988年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因此它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戴”字,读音为dài。《说文解字》中对它的解释为:“戴,乃是由‘異’部构成,寓意为分物得增益。其字形结构为形声字,许慎认为其本义为‘分物得增益’。”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引经据典地为我们揭示了“戴”字的更多内涵。他引用了《释训》中对“蓁蓁、孽孽”的解释,指出“戴”有“加多”之意。这和许慎的解释相辅相成,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戴”字的理解。

关于“戴”字的起源和演变,后世文字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林义光在《文源》中提到,“戴”字的本义可能是指头上所戴之物。杨树达也在其著作中提及,“異”可能是“戴”的初文,后因词义分化而加上了表音的偏旁“弋”。

更有趣的是,“異”字确实被视为“戴”的初字。其本义可理解为头戴物,如帽子、面具或头饰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異”字专用于表示“分异、歧异”的意义,而表示头上所戴的物品的意义则由“戴”字承担。

除了上述的本义外,“戴”字还有许多用法。例如,它可以表示将某物加于另一物之上,如“戴眼镜”、“戴红领巾”。“戴”还可以表示顶在头上,如“披星戴月”。

更进一步地,“戴”字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在《红楼梦》等文学作品中,“戴”字的用法丰富多样。比如,“(凤姐)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缨络圈”,这里的“戴”就是表示佩戴或装饰。

除此之外,“戴”字还有诸如“不共戴天”等成语,体现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比如,“对于杀父的仇人,作儿子的不跟他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这里的“戴天”,直译就是不共存于同一片天空之下,意味着要誓不两立,直到复仇为止。

“戴”字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还具有多样的用法和历史演变。希望读者在深入理解“戴”字的也能感受到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