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启示 卖油翁给人的启示


欧阳修的《卖油翁》讲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状元郎康肃公——陈尧咨以其超群的射艺引以为傲。在他习射之时,一旁的卖油翁却对他的射术轻视有加。

陈尧咨无法忍受这种挑衅,询问卖油翁是否也擅长射箭。卖油翁回答说,他并不会射箭,但知道这不过是熟能生巧的技艺。

随后,卖油翁展示了他独特的技艺。他将一个装满油的葫芦放在地上,并在葫芦口放上一枚铜钱。他熟练地将油倒入葫芦里,待油倒尽,铜钱上竟然没有沾上一滴油。

在欧阳修的原作中,有一个被删掉的结尾句子,引发了人们的好奇。这个句子是:“此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这句话蕴含了什么样的深意?又为何会被删除呢?

这句被删除的话,虽然简短,却内涵丰富。它引用了《庄子》中的两个故事——解牛和斫轮。这两个故事分别描述了技能的熟练和实操的重要性。

首先说“解牛”,出自《庄子·养生主》,讲述了一位名叫庖丁的厨师为惠文君解牛的故事。庖丁的刀法娴熟,能够在解牛的过程中发出悦耳的声响,让人赞叹不已。他的高超技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千百次的实践中总结出规律,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再说“斫轮”,这是一个关于轮扁的故事。轮扁是位造车轮的工人,他与齐桓公讨论读书的学问。轮扁认为,书本上的知识无法完全传达实践中的真知,真正的道理往往是在实践中体会到的。

这两个故事虽然讲述的是不同的技能和情境,但都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它们与《卖油翁》的故事相映成趣,共同表达了熟能生巧和实操至上的理念。

欧阳修在《卖油翁》的结尾提及这两个故事,是为了将思考引向深入,形成递进的思考过程。从“唯手熟尔”到“解牛加总结经验”,再到“实践与书本的结合”,层层递进,让读者对熟能生巧的道理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卖油翁》只讲述了康肃公与卖油翁的对话及卖油翁的表演,并未提及《庄子》中的这两个故事。这是为了适应学生的学习实际,减轻学习负担。也是为了更好地传达语文课的教育目的。

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古籍经典的传承可以松懈。语文教材的选择需要经过慎重的考量,既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也要考虑文章的精神内涵和历史价值。对于一些深奥难懂的词语或情节,编者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或删减。

《卖油翁》及其所引用的《庄子》中的故事,虽然在一些语文教材中被删减或简化,但它们所蕴含的道理和价值是永恒的。我们应该在传承经典的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这样的处理方式既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实际,又兼顾了经典传承的需要。让我们在教育中传承智慧,在传承中启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