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亦说乎的意思 不亦乐乎的意思是什么
最近重温了缠师的解论语,对《论语》开篇的“学而篇”及其整体结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不亦乐乎的表述,既非二句,也非多至四五句,这其中暗含了儒家思维中的“天、地、人”的构造理念,亦有种“修身,齐家,平天下”的递进意味,恰为三个不亦的体现,多一个少一个都不可。
那么,如何理解这其中的对应关系呢?
对于第一句“学而时习之”,它象征着“天”的概念,或是天时、天命、天运的体现。在“修身”的三步曲中,它指的是“修身”,但这种修身并非随意而为,而需要顺应天时,与天时和谐共振。这里的“时”,即是天时,是客观规律或因果关系。学习与修身必须基于规律和因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个人心境的愉悦,消除内心的郁结。
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则与“地”相关联,同样也在三步曲中对应着“齐家”。这里的“地”代表着现实的客观条件。“有朋”虽为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之意,但实为通假字,通“友”,指的是那些有着共同目标、愿意共同践行“圣人之道”的人。他们如同家中的亲人、国中的同袍,“远方”既表示距离的遥远,也象征着广大无垠。整句话强调的是与这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将“圣人之道”传播四方,从而在家庭和的层面达到内心的快乐。
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则直接与“人”相联系,同样在三步曲中对应着“平天下”。这里的“人”并非指个体,而是指整个人类。它描述的是使全天下的人从无知的状态过渡到无郁结的状态,从而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状态。这正是君子所追求并努力实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