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山西好风光表达了什么 人说山西好风光
在12日,北京世园会盛大举行了“山西日”活动的开幕式。踏入山西园,即可一览无余地见证过去70年来这片生态脆弱区域由“黄”转“绿”的显著变化。
此次“山西日”的主题聚焦于“三晋新景观、美丽新家园”。山西省的室外展园占地3050平方米,园区被巧妙地划分为五个区域:景观区、巍峨的太行山景观区、绵延的吕梁山景观区、滔滔的汾河景观区以及富含文化内涵的景观区。园区将建筑、绿植、花卉和文化融为一体,宛如一幅生动的“人说山西好风光”的图景展现于众人眼前。
尽管位于黄土高原的山西省面临着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的挑战,尤其在吕梁山区,生态脆弱与深度贫困相互影响,一度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近年来山西在同一个战场上同时打响了“脱贫”和“生态保护”两场战役。
在晋陕峡谷,山西构建了一条长达600公里的绿色长廊,成功治理了1000万亩的水土流失区域。通过这些努力,生态脱贫已经初见成效。在北京世园会的山西园中,汾河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这条贯穿山西全境的母亲河,其流域面积占到了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这一全新的形象背后,是山西近年来实施的以汾河为重点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策略。未来,到年,汾河将再次展现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壮丽风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位于该省西北角的右玉县,被誉为“塞外绿洲”,是过去70年间“黄”“绿”转变的最佳例证。七十年前,这里的林木覆盖率极低,风沙肆虐,生存环境恶劣。当地坚持不懈地种树,经过数代人的努力,黄沙得到了控制,大地再次绿意盎然。
如今,右玉县的林木覆盖率已达到54%,树种种类也从过去的几种增加到30多种,用植物更是达到了45种。在山西园的荀子塑像前,雕刻着一句话:“川渊深则鱼鳖归之,山林茂则归之”,这恰恰是右玉县生机勃勃的写照。曾经的“不毛之地”如今已拥有50多种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