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的倍数有哪些 2的倍数1000以内全部


暑期正逢教师闭关修炼,家庭小神兽纷纷回笼。家庭之间各有不同,即便千差万别,有一点却极为相似:面对作业辅导,时而宁静,时而波澜壮阔。尤其在滢家,暑假计划井然有序,然而孩子们的调皮捣蛋仍如常发生。

如今暑假已过半,回望过去的日子,滢家孩子的活泼好动让人哭笑不得。而谈到教育,我们深知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至关重要。不论是枚举还是统筹规划,都离不开缜密的思维逻辑。在二年级的课程中,滢选择适当放手,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妈妈的辅助为主。

在教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从不主张提前教授课内知识。因为我们认为,小学数学的教授,小学老师自有其专业与独到之处。我们更倾向于在解题思路上给予孩子引导。即使现在教授二年级下的思维内容,也不算晚。毕竟,找到合适的方法和策略更为重要。

今天要讲解的是倍数的概念。对于已过二年级数学的孩子来说,这并不算难。但其中有一种实用的方法——线段法,值得我们分享。线段法能够直观地展示问题,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识。

在教倍数时,我们特别强调了“B是A的2倍”与“B比A大2倍”之间的区别。这种微妙的差异常常容易被忽视,因此开篇就给孩子讲明了这一点。

那么,接下来就用线段法来进一步解释这个概念。看看下面的线段图,B是A的2倍只需一除;而B比A大2倍,则需要对比、相减再相除。这种表达方式是不是非常直观呢?

例题一:假设小明有36张刮刮卡,而他的刮刮卡数量是小红的四倍再多四张。让我们通过线段法来计算小红有多少张刮刮卡。

将小明的刮刮卡减去四张后,剩余的数量就是小红刮刮卡数量的四倍。因此算式为:(36-4)÷4=8(张),所以小红有8张刮刮卡。

例题二:A、B两根绳子等长。剪去A的10米后,再给B接上14米,此时B的长度将是A的三倍。那么这两根绳子原来的长度是多少呢?我们同样用线段法来解答这个问题。

通过线段图我们可以看到A剪去的长度与B接上的长度之和正好是现在A长度的两倍。这又该怎么解释呢?答案是从现在的B和A对比看出来的差异,即列算式为3-1=2。算式如下:(10+14)÷(3-1)=12(米),接着加上先前剪去的10米得出22米。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解的内容。对于稍有难度的题目,孩子们通过练习线段法后会有很大的成就感。而对于练习题的变化形式,也旨在激发孩子们的思维活力。

PS:对于慧根较深的同学可自行挑战更为复杂的题目;而对于一般同学则可以先尝试解决变化后的练习题。

最后附上一个简单的练习题:若A、B两根绳子原本长度不同,B比A长6米。经过同样的操作后B的长度是A的三倍。请问这两根绳子原来的长度分别是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