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清凉填量词 一滴水珠还是一颗水珠
小时候,曾听闻一则鬼故事:
某村的村民赴亲戚家吊丧,归时夜色已浓。途中口渴难耐,误入一片瓜田。瓜田中的老汉,刚从草庵来解手,猛见田边有白色影子忽高忽低,以为是鬼影,急奔回家后便一。那吊丧的人以为自己因穿着白色孝衫而惹祸,却不敢上前解释。老汉因此病逝,留下了一桩未解之谜。
夏夜纳凉时,对门高大爷常会讲述此故事。他虽不信鬼神之说,但每次讲完故事,总会摇动蒲扇,长叹一声。月光如水,树影婆娑,风在树间发出阵阵叹息。
夏夜之凉
在静谧的夏夜中,古人也常纳凉。许多故事在纳凉的夜晚被一遍遍讲述,从而深深印刻在我们的记忆里。诗人们纳凉时不仅讲故事,还创作了诗歌。纳凉本身就是一种富有诗意的生活方式。
让我们走进唐代诗人韦庄的夏夜。“傍水迁书榻”,他将书席移至水边,以避暑气。“开襟纳夜凉”,敞开衣襟,以享受夜晚的凉风。在溽暑蒸腾的夜晚,树荫下、风口处、水边都是纳凉的好地方。“凉”如一个活物,看得见摸得着,可乘可追可纳。
仰望夜空,繁星点点,“星繁愁昼热”。这并非真的忧愁,而是诗人对炎炎夏日的真实感受。这样的诗句看似平凡,却蕴真挚的情感。修辞立其诚,真诚是表达的前提。
夜深后,露水渐重,荷花的香气更浓。“露重觉荷香”,这其中的凉意不仅在于露水和荷香,更在于那种夜晚的宁静与安详。这样的夏夜仿佛让人想起了孟浩然的“夏夜南亭怀辛大”,水边、月光、露气、荷风,相似的夜晚,相似的经验。
韦庄的夏夜并没有寂寞与怀人之感。他冥潜于万物中,“蛙吹鸣还息”,“蛛罗灭又光”。这些自然的声音与现象都让他感到世界的生动与活力。他吟咏秋兴赋,“正吟秋兴赋”,这或许是他对秋天的期盼,或许是他对生活的感慨。
“桐景下西墙”,月亮已经升高,夏夜的静谧之美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这样的夏夜不仅属于诗人韦庄,也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再来看一首宋代苏轼的《洞仙歌》,“冰肌玉骨清无汗”。这词中的仿佛是天上人间的一朵仙子。“水殿风来暗香满”,这是对美的创造和想象。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这二人携手步于庭户的场景仿佛是诗词中的一幅画。万籁俱寂中只有疏星度河汉,“金波淡,玉绳低转”。在这个敞开的时刻,他们仿佛可以触幸福。
无论是乡间小路上的夏夜行走,还是水边的纳凉夜晚。这些场景都让我们想起了那句“明月别枝惊鹊”。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的故事和诗意。
无论是在哪里纳凉,无论是听故事还是赏月。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让我们珍惜这些美好的时刻,让生活充满诗意。
校对丨依旧由卢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