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响地等于多少亩 一亩地是几米x几米


“垧”,现今似乎已成为了东北地区特有的土地计量单位了。对于一些外地人来说,理解这个单位可能会有些许的困惑。

实际上,东北官方的农业统计仍然以市亩作为基本单位,每亩的面积等同于667㎡,这是用于统计产量或发放农业补贴的依据。由于东北地域辽阔,民间习惯使用“垧”这一单位(一垧等于15亩)来方便交流。在土地资源相对紧缺的地区,由于土地面积通常较小,自然就不会使用这样的单位来计量。

自古以来,便有着统一度量衡的传统。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变迁,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度量衡的统一之路可谓曲折。以东北为例,清末至民国时期所使用的量制和衡制繁多复杂,令人眼花缭乱。以尺度为基础的地亩制则相对规范,这与东北开发的特殊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垧”从未被法定为标准单位,但它作为一种民间俗称,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谈及田赋,它是社会中源远流长的税种。历代都以计亩订税为传统,而清丈则是确定亩制的基础工作。一营造尺的长度相当于现在的320㎜,按照这个标准,清朝的一标准亩的面积约为615㎡,这比现在的市亩要小一些。

在清代的几百年里,内地的亩制与其他计量标准一样,在实际使用中非常混乱。以山东为例,尽管规定一步为五尺,但实际使用的尺寸却有多种不同。亩制也有多种不同的划分。这些混乱的产生原因复杂多样,包括土地肥力不均、历史原因以及为了平衡地方收支而采取的折亩方式等。

东北的解禁迎来了大规模的移民和开发。东北的土地资源相较于内地更为丰富,肥沃的土地随处可见。在东北地区,基本不存在因地力平衡而导致的纷争。东北地区承袭了清代的惯例,对旗人的土地进行了特殊登记和管理。由于初期的地税较低,人们隐匿土地的动机也不强烈。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内地的“折亩”制度在东北地区并未广泛实施。

尽管如此,关内亩制的惯例仍然对东北地区产生了一定影响,导致各地区在亩制上存在一些差异。例如,奉天地区主要采用240弓一亩的制度;而吉林则分为大中小亩,分别是360弓、288弓和240弓;黑龙江则采用了较为规范的288弓一亩制。尽管各地区的亩制存在差异,但幸运的是,“弓”这一基本单位在东北各地都是五尺,这已经为交流和统计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由于东北地区土地的巨大数量,为了方便表述和交流,就出现了如“垧”这样的更大土地单位。民国时期的《黑龙江志》记载了关于土地单位的详细规定。而关于“垧”的来历,据考证与“晌”、“饷”这两个字有关。尽管“垧”是一个近代新造的字,专用于计量土地,但它背后所代表的却是东北得天独厚的农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