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 小学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
在自然界中,牵牛花妈妈以其独特的方式养育着宝宝。她巧妙地将种子藏匿于果荚之内,待其成熟后,小种子便开始在泥土中生根发芽。这一自然的生长过程,启发了该校一4班的小小诗人李睿诚。在他的童诗中,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生命的律动。
这首童诗的诞生,并非。背后是老师们精心设计的学科融合教学。语文老师贺春秋以《植物妈妈有办法》为蓝本,引导学生们仿写,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接着,自然老师周赟负责传授种子的传播知识,并指导学生用科学方法观察植物生长,探索其中的奥秘。
美术老师刘佳雯则引导学生们将诗的意境与自然常识相结合,创作出美丽的“诗配画”。孩子们在她的指导下,用拼贴、翻页等创意手法,将诗中的情境以手绘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得诗与画相得益彰。
这种跨学科的指导方式,不仅让学生们对自然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他们在尝试与探索中成长。例如,李睿诚在创作牵牛花配图时,起初对花茎的形态有所误解。在自然老师的及时指导下,他修正了错误,并最终将花茎绘制得符合植物生长的规律。
值得一提的是,老师们的教学并不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贺春秋在指导王雅晴写诗时,不仅关注文字的表达,还建议她在配图上尝试连环画形式,使橡子的成长过程更加生动形象。这样的教学方式,为孩子们带来了暑假里别开生面的学习体验。
这次多学科融合的暑假作业,是新课标背景下的一次全新尝试。它不仅覆盖了整个一年级的学科教学,更是为孩子们带来了有益、有趣的学习体验。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安桂清教授看来,这样的跨学科融合作业正是以课程核心素养为指导,通过综合性探究学习任务的设计,实现了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有机整合。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在学习中发现自然的奥秘,感受生活的美好。也希望他们能在跨学科的探索中,培养综合性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次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孩子们能在这样的学习中成长,发现学习的乐趣,享受学习的过程。
这便是教育应有的样子——以生活为课堂,以自然为教材,让孩子们在探索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