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伏 三伏是什么词


金文与小篆的奥秘

自古以来,我国文化中蕴对“夏至”与“三伏”的深刻理解。古人有言:“夏至三庚数头伏”,这便意味着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便开始了伏天的计算。

时间来到2014年的7月18日,这一日正是那年的第三个庚日,自这一天开始,的三伏天将席卷大地。

"伏"字的本源意为"潜伏"。

"伏",一个会意字。其形状从人从犬,象征着人如犬那样匍匐、俯伏。这种姿态即是脸向下,身体前屈。《礼记·曲礼上》中提到“寝毋伏”,揭示了“伏”的另一种含义——潜藏、埋伏、避匿。在《广雅》中也有“伏,藏也。”的描述。

根据阴阳五行的学说,"伏"属于"土",它与其他四季——春、夏、秋、冬相对应。火的季节与金的季节相互交替,如同自然循环的规律,"金"需要在火的季节"伏藏",这也是"伏"的本义。

那么,何为初伏、中伏与末伏?

三伏天是每年最炎热的时期。其具体日期按照“干支纪日”来确定。古代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这种方法,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从甲子到癸亥,每60天为一个周期。

"庚日"中的"庚",是十天干中的第七个。每逢含有"庚"的日子都被称为庚日。从夏至开始,第三个庚日便是初伏,而第四个庚日则为中伏。当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出现时,便称为末伏,这三者合称为三伏。

为何中伏与末伏之间的间隔时间有时为10天,有时为20天?这是因为末伏的日期是根据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确定的,所以中伏与末伏的间隔天数并不固定。

诗中的“伏日”情怀

在古代,“伏日”曾被视为节日,如汉代的伏腊节,会举行祭祀活动。而关于三伏天,古人的诗篇更是数不胜数。

晋代的程晓在《嘲热客》中描绘了人们在三伏天的避暑情景。唐代皎然的《奉和陆使君长源水堂纳凉效曹刘体》则写出了水堂纳凉的清爽气氛。宋代的诗人们如曾巩、张耒、白子仪等都有关于三伏暑热的描绘。

如宋代庞元英在《文昌杂录》中所载,在初伏、中伏、末伏时还会放假一日以示庆贺。

三伏天,虽然酷热难耐,却是古人诗情画意的好时节。他们用诗篇记录下对酷暑的感受,也记录下了那个时代的情感与风情。

对于三伏暑热,我们或许可以从中领略到古人的智慧与情感,也可以感受到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愿我们在炎炎夏日中,也能如古人般找到一份心灵的宁静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