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特点 对联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随着春节的脚步渐近,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写春联、贴春联的热潮。每逢农历岁末,这已然成为十四亿人的共同习俗,红彤彤的春联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有力传承,更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参与人数最多的吉尼斯纪录。
春联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五代时期。虽然那时人尚未开始挂贴春联,但家家户户都会使用桃符来辟邪。桃符乃是由桃木制成,象征着避邪驱恶。每年新年之际,人们会替换掉经过一年风吹日晒的旧桃木,换上新的。正如王安石所言:“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最终,孟昶为桃符添加了文字,创造出了的第一副春联。
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春联遵循着独特的规矩和艺术要求。首要之规是对仗,亦称对联,注重两两相对的句式结构。如皇帝出巡的仪仗队一般井然有序,又似家中摆放的花瓶一样对称。大门的两旁也有如“门当户对”之说。具体而言,名词对应名词,动词对应动词,形容词亦需对应形容词。如“金牛”与“紫燕”相对,“瑞雪”与“新春”相衬。但需注意,并非所有词语都可随意配对,如“发财”与“金牛”便不甚合适。
在声音的韵律上,春联讲究平仄交替。这不仅是诗词曲赋的共性,更是春联音韵美的重要体现。平仄的恰当运用,使得汉语更富魅力。简单来说,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上下联的平仄需相互映衬,即上联平声的字词在下联以仄声对应。
除了对仗与平仄外,春联还应注意时令与雅俗共赏的特质。在过年之际,人们期望通过春联传达出新年新气象的祝愿。以动物时需注意其与春、新等主题的关联性。春联既需吉利又不应过于粗俗或矫情。应兼顾文化内涵与大众审美。
个性也是春联的一大特色。针对不同家庭成员如老人、孩子等,可创作出更具针对性的春联。如针对家中的长者,可写“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以表达对长辈的敬意与祝福。
春联通常以七言联为主,横批四字,共计十八字。为使春联更为精炼且不重复字词,横批亦应避免与上下联重复。在撰写春联时,应尽量避免重复字词的出现。
如今网络上、市面上的春联琳琅满目,但质量却参差不齐。为了真正体现春节的氛围与传统文化的底蕴,建议每个家庭都能尝试自己撰写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