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骨铭心的意思 刻骨铭心是指男女感情吗
诉衷情,诉衷情。若问情深何所至,除非重逢日。
诉衷情,诉衷情。欲诉心声与谁闻,浅情人难明。
此词乃晏几道所作,以《诉衷情》为调。全词之中多次提及“情”,其创作风格深得民歌之妙。晏几道乃北宋末年之人,是晏殊,自幼生活在锦衣玉食之中。他的才情横溢,早在十数岁之时已在文坛上名声初显。
当他十七岁时,父亲晏殊离世,其生活经历了一场巨大变革。昔日曾受父亲恩惠的们纷纷回避,令他早早体验了世态的冷暖。
待到他三十有余,因友人牵连不幸。此番经历对他影响甚深,使他决定远离,投身于文学创作之中。晏几道与黄庭坚的交往甚密,两者在文学上互相影响。
苏轼曾渴望结识并拜访晏几道,特请黄庭坚引荐。但出于某些原因,他被晏几道婉拒了。尽管有传言称其因创作风格差异而不愿相见,但真正的原因或许并非如此简单。
晏几道性格中带有一定的骄傲与敏感,他对于与苏轼的社会地位差异有所感触。这体现了他的性格特质——细腻而敏感,会为细节所困。从他的《诉衷情》中可见其多情与无情之间的挣扎,常陷入往事的回忆。
据史载,《诉衷情》为晏几道晚年之作。人生暮年,生活或许困顿,但他仍从回忆中寻找一丝慰藉。晏几道言及情感之深浅,欲问情感有无终点。所谓相思、爱慕之情,对晏几道而言已是明了之事。
经过深思熟虑后,他悟得答案。当情感不因距离而消逝,男女再次相聚时,情感依旧如初。情感啊情感,这份情感又能向谁倾诉呢?晏几道明白,那些薄情之人无法理解这份情感的深意。
虽然表面上未言及太多,但已仿佛将内心话尽述。要真正理解晏几道的真实想法,只需设身处地地考虑他的情感经历。情感使人痛苦又令人着迷,这是他表达情感的基本调子。他虽有情感之复杂,但允许自己深陷其中,同时希望对方能专一而深情。这便造成了情感上的矛盾与疑惑,使他不断剖析情感的真相。
在深入分析后,他得出结论:只要全心全意、默默付出,便能得到情感的回馈。即使最终可能遭遇失望,也要坚定前行。面对情感要坦然以待,不求永恒但求真心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