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七子饼茶 普洱茶的重量如何计算
探秘云南七子饼茶之韵
众所周知,云南普洱茶有着多样的形态,如砖茶、沱茶、饼茶和散茶等。其中,砖茶与沱茶的形态大家较为熟悉。那么,何为七子饼茶?历史上的普洱圆茶又是怎样的存在?七子“圆”又是如何演变成“饼”的呢?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揭开云南七子饼的神秘面纱。
七子饼茶的诠释
云南七子饼茶,是历史上唯一一种以法律来规定其外形、重量和包装规格的茶品。它不仅是一种紧压茶,更是云南省特有的传统名茶。七子饼茶将茶叶加工成外形美观如满月的圆饼状,每7块饼茶被巧妙地包装为一筒,因此得名“七子饼茶”。在云南的少数文化中,七子饼茶常作为儿女结婚的彩礼和逢年过节的礼品,寓意多子多福、家和万事兴。
七子饼茶的历史渊源
七在文化中是一个吉利的数字,七子则象征着多子多福。其规制可追溯至清代,据《大清会典事例》记载,云南商贩茶的制度中,每七圆为一简,重四十九两。关于七子圆茶的具体形状,由于历史久远,难以确切判断,它可能是馒头形的圆茶,也可能是圆饼形的圆茶。
在清代,茶叶的称谓和形制与重量息息相关。比如,小五子圆茶的重量较轻,形状如馒头,而永昌祥等商家的沱茶则重八两一圆。为了区分形状和重量,茶商们将每七个为一筒的圆茶称为“七子圆茶”。
七子饼茶的现代解读
进入民国时期,七子饼的称谓开始在文献现。尽管在报表和电报中多用圆茶或七子圆茶的称谓,但七子饼茶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后,茶叶公司的成立进一步规范了茶叶的生产和包装。而今,357克的重量是七子饼茶的常见标准。
关于357克重量的背后
上世纪80年代,香港地区盛行普洱茶。关于357克的重量,商家结合《易经》等文化进行了解释,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吉祥意义。数字3、5、7在文化中被视为吉数,与太阳的运行规律、团圆、天地人之合等概念相联系。而357克的重量也是在计量单位改变后,为了方便计重而确定的。
写到最后:普洱茶的多元发展
普洱茶的形态不止于饼状,散茶、沱茶、砖茶等各有其约定俗成的重量和行业规范。随着市场的自由化,除了商品名称和品牌价值外,普洱茶所代表的质量和重量的意义也逐渐模糊。如今,普洱茶的种类不断丰富,无论饼状还是其他形态,普洱茶都已经迎来了大发展、大爆发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