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的意义 水循环的重要性意义
气候系统乃是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冰雪圈与岩石圈等众多元素所构成的一个庞大体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水具有一个独特的能力——能在常温常压下轻松切换液态、气态和固态,且这种变化仅限于物理层面,不涉及化学改变。正因如此,水成为了全球气候系统中的活跃分子,它不停地在系统中循环流动,构成了地球上水循环的内在动力。
水循环的类型有哪些?
根据空间尺度的不同,水循环可被细分为全球尺度、流域或区域尺度以及更小尺度的水-土壤-植被系统水循环。全球水循环是指由太阳能与大气运动共同推动的,自然界的各处水源(江河湖海等)经过蒸发或散发等方式进入大气圈的蒸气,最后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重新回到地面。地面上的水又因分子力、毛管力及重力的作用参与复杂的循环过程。
流域或区域水循环主要指某一流域内的降水如何转化为径流。当雨水降落到流域上时,它需满足截留、填洼和下渗的需求,剩余部分则汇入河网,最终在流域出口断面处的水分可能会再次蒸发或被土壤截留。而水-土壤-植被系统则是一个由土壤、植被和水分构成的相互作用体系,其中的水在多种力的作用下产生各种现象并维持着植被的生命活动。
不论是哪种尺度的水循环,降水、蒸散及径流量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地球上的水资源到底有多么丰富?
要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首先要明确这些水资源都储存在哪里。按照存储的圈层划分,地球上的水主要包括地面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地面水主要存在于海洋、湖泊、河流及冰川中;地下水则存储在土壤和岩石的孔隙中;而大气中的水汽及液态、固态形式的水则构成了大气水。
地球上全部的水要多久才能完成一次完整的循环?
地球拥有约13.86亿立方千米的水量,但并非每年所有水量都能参与水循环。据研究,只有约57.7万立方千米的水会在特定的周期中完成循环。尽管整体完成所有水的完整循环理论上需要数百年,但不同类型的水完成一次循环所需的时间长短却不尽相同。从短到长的循环时间各不相同,具体有数小时(如生物水)到数年甚至数千年(如高山冰川)。
水循环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对水循环的深入了解对于防灾避险、环境保护以及合理利用水资源都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