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节气养生 小寒节气养生要点注意事项8


吴文博先生,任职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今天是2024年的初冬之末,小寒节气如约而至

一、探究小寒节气的特质

小寒作为冬季的标志性节气,位于二十四节气的第23位,公历1月5日至7日之间。它不仅是气候冷暖交替的象征,也标志着季冬时节的开启。俗语说“三九严寒”,小寒时节与冬季的数九时段相重叠,故而成为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

二、小寒节气的养生原则

鉴于小寒属于冬季的节气,其养生方法与冬季的养生原则相契合。

依据四季养生的基本法则,春夏宜养阳,秋冬则重养阴。那么,为何秋冬之季要特别强调养阴呢?

在冬季,的阳气潜藏于内,易导致蒸发,使感觉干燥。养阴可以滋润周身。秋冬季节因天气干燥,常易伤及。

在秋冬养阴的理念下,饮食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议选择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和黑木耳等,以补充体内所需的水分及养分。应避免辛辣燥热之品,如辣椒、姜等,以防阳气过盛而伤及。不宜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出汗过多,因为汗多也会伤阴。

三、小寒养生的重点——养肾防寒

正如前述,小寒与数九相交,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养生的重点在于“养肾防寒”。

中医有句古话:“寒病多与肾相关”。因为寒为阴邪,易伤肾阳。肾阳为阳气的根本,全身阳气的消耗多由肾阳供给。当感到寒冷时,与肾阳的充足与否息息相关。

畏寒、肢冷、腰膝、下肢浮肿、面色改变以及精神不振等都是肾阳不足的表现。

四、实用“养肾防寒”法

要确保充足的休息:睡眠时大脑和身体各器官得以休息。长期熬夜、睡眠不足或质量差会增加肾脏的负担,甚至加重慢性肾脏疾病。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肾脏健康。

食补亦是关键:如韭菜、羊肉等具有补肾之效。韭菜味辛性温,归肾经,其硫化物有作用。羊肉营养丰富,含有微量性激素,也有一定的补肾作用。黑色食物如黑豆、黑米等,以及核桃、板栗等均具有补肾益肾之效。

适当运动如游泳、跑步等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防寒保暖及足部防护同样重要。冬季需注意保护肾气,早睡早起以养阳气。用艾叶、花椒泡脚可以驱寒祛湿,促进代谢。

值得一提的是,“天灸”法也是小寒时期的特色养生方式。晒背即为天灸的一种形式。通过晒太阳来激活背部皮下的免疫细胞,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