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迷失的自己 失去自我的人怎么找回自己


在生活的画卷中,你是否曾经历过这样的时刻?当孩子在超市里对某个玩具情有独钟,而你最初坚决地拒绝了他们。当孩子开始坚持不休、甚至撒娇打滚时,你或许会不自觉地选择让步。这背后,其实是我们对于界限的模糊认知所导致的。

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频繁上演。这并不是偶然,而是我们生活方式的写照。例如,当他人借走我们心爱的物品时,即便内心并不愿意,却往往出于种种原因而同意;或者,我们热爱某个专业或兴趣,却因为父母的看法和期望而选择了放弃。我们经常因他人的评价而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犹豫不决、难以坚持自己的信念呢?我们为何在面对挑战时总是无法设置清晰的界限?要找到答案,我们需要回顾自己的成长轨迹,了解在怎样的环境塑造下形成了今日的自己。

有一种情况是,当我们认为别人感到失望时,就会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怕被人失望成为了我们无法拒绝的根源。这种担心让他人失望的情绪使我们感到自己的不足,进而使“好人”的自我形象变得脆弱。为了维护这个形象,我们常常放弃自己的界限,任由他人左右我们的决定。这最终导致了一个虚假的自我和真正的自我之间的隔阂。

在童年的某个阶段,我们曾渴望得到“好孩子”的评价却未能如愿。这个未满足的愿望在后续的成长中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社交关系。这种“讨好者”的心态让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另一种情况是,当我们的情绪爆发时,我们会本能地归咎于他人。例如,被朋友拒绝后感到失望、生气并责备朋友。然后,我们会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攻击中,甚至最终选择与朋友断绝关系或背后说其坏话。我们会说:“都是他的错。”但事实上,没有你的允许,任何人都不可能伤害到你。

这种愤怒的“因”并非源于他人,而是源于我们内心深处的情绪创伤。他人的行为只是触发了这些创伤,让我们看到了问题。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责备他人,而是面对自己内心的“被拒绝”的感受。

在成长的某个阶段,我们可能没有正确处理被拒绝的空虚感,导致它一直伴随着我们。一旦被触动,就会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我们应该感谢那些让我们看到情绪触发点的朋友,用关爱和理解去拥抱那个曾经脆弱无助的自己。对他说:“你好,过去的自己,你经历了什么?让我来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