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院的读音 场院读二声还是三声
深秋的黄土高原上,行走在连绵起伏的山梁,耳畔突然传来长号震彻云霄的声响。几个吹鼓手伴着尘土,以气势恢弘、婉转悠扬的唢呐声走过,那声音在山峦间回荡,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据传,唢呐由西亚传入我国,也有说法认为其源于汉唐时期,历史已逾两千年。据明代文献记载,陕北唢呐的起源可追溯至金元时期,被称为“大吹”,曾用于军中,后流传至民间。明代窦氏因祖辈犯法被贬至绥德,担任吹鼓手一职,负责管理全县的鼓吹乐艺人,并为奏乐。无论其起源如何,陕北民间艺人都以聪明才智将唢呐吹奏得淋漓尽致,令人叹服。
在陕北,唢呐班子通常由五人组成,包括两位唢呐手、鼓手、镲手和锣手,统称为“吹鼓手”。虽然过去唢呐艺人被视为“下九流”的营生,但他们在农村中却备受羡慕。红白喜事、节庆活动等场合,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唢呐长约二尺五,用柏木制成杆身,青铜碗作为吹口。其音色高亢苍凉、粗犷浑厚,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表现力。无论是欢快的场合如满月庆贺、秧歌节庆,还是悲伤的场合如婚丧嫁娶、开张庆典,吹鼓手们都能以唢呐声营造出相应的氛围。
在陕北的许多场合中,唢呐声总是不可或缺。途经孤山、旷野或破庙等地时,铜号声响起,以严和辟邪之意。牛皮鼓随之“噗啰啰”地敲打起来,小镲和铜锣也加入其中,形成独特的节奏。唢呐手们则以激昂的旋律和丰富的技巧吹奏着各种曲牌。
在村口的场院或大街旁,人们熙熙攘攘地着。吹鼓手们则以全身的力气吹奏着唢呐,变换着各种姿态和韵味。唢呐碗子时而高举仰天甩开,时而低俯摇摆;十指在唢呐杆上飞快地摸索着,腮帮子随着运气忽而鼓出或下陷。那宛转悠扬的唢呐声如星光点点、花瓣飘落般动人心弦。
儿时的记忆中,每当周围村子举办白事时,那酸楚、悲凉的哀乐总是让人难以忘怀。声调起伏之间透露出对亲人的真挚思念和悲戚之情。孝子们在丧礼期间或放声大哭或低声抽泣或暗自抹泪都难以掩饰内心的伤痛。即使与逝者本不亲近的乡邻也会在哀乐中感受到那份悲痛之情因此陕北有了“抱住人家的灵堂哭自己的心伤”的说法。
陕北人的生活与唢呐紧密相连从出生到离世从喜庆到哀悼都在那绵延不断的唢呐声中流转而最终只剩孤坟默默地守望着岁月的变迁哀哀的唢呐声却演绎着陕北人的悲欢离合演绎着黄土地的深沉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