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囧途什么意思 人在囧途的幽默说说
东平县,地理风貌独具一格,山、水、平原三分天下。其地既有巍峨耸立的山脉,又有纵横交错的河道,还有广袤无垠的大湖。正如唐代大诗人高适的诗句所述:“郡国长河环绕,川原大野幽深。地连尧的泰山,山峦向禹的青州延伸。”元代诗人陈孚也在其《东平府》中描绘了这里的景象:“烟云笼罩着汶河,长亭东接岱岳,短棹北通阿地,万井楼台壮丽,千郊沃野丰饶。”
在古时交通设施尚不发达的年代,行走在东平的山水之间,难免会遇到各种挑战和考验。
先谈水路。东平地处京杭大运河、汶河、济水三河交汇之地,古时的水运十分发达,尤其是大运河疏通之后,东平更是成为了水上交通的要地。水运也受到天气的制约,如遇丰水季节,行船自然顺畅无比,但到了枯水季节,则可能会面临船只搁浅的困境。
明代诗人顾璘曾在春季水枯时行船遇阻,他在《舟胶》一诗中写道:“川涸唯留泥滓,舟胶难行。安山一步之地,却似千里银河之遥。”而明代另一位诗人唐之淳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他在诗中描述了行船艰难、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困境。
再谈陆路。行走在东平的山路之上,更是充满了挑战和危险。一旦遭遇狂风呼啸,走山路甚至可能面临生命危险。清代诗人姚燮曾描述过在狂风中乘坐独轮车过东平北部群山的惊险经历。
他的诗中写到山势如绞麻般混乱,一步紧似一步;山路如虎峪通向大棘丛生的地方,猿猴般的梯道连接着斜笋般的山峰。行走其间,仿佛身处险境之中,让人心惊胆寒。
而今的东平,高山变通途,运河再疏通,大道通衢,交通便利。如今的我们已不会再有那般“囧途”的经历。但闲暇之余,读起这些古人的诗句,不禁会心一笑。
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古人的行走经历都充满了挑战与未知。而今的我们,则可以在舒适与便捷中欣赏这片土地的美丽与独特。
东平的地理风貌和历史变迁,都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让我们在欣赏古人诗篇的也珍惜如今的便利与美好。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的东平已然发展壮大,但那份山水之间的独特韵味与历史痕迹仍然历历在目。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东平都是一片充满魅力的土地。
这便是今日我们所见的东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