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时辰顺序 天干地支十二时辰


在寻常的日子里,我们总会遇到一些看似平常却蕴藏深意的事物。譬如,"一斤"何以称为"斤","一两"何以有"两"之说,一年为何分寒暑四季,一天又何以分为子午十二个时辰,或是昼夜更替的二十四个小时。

那么,我们的先祖在没有精密仪器的辅助下,是如何为生活设定了这些精确又富有智慧的"度量"呢?

回溯至殷商时期,我们的先祖便已建立了明确的时间观念。这一时期的时间认知,映当时人们对世界统一性的理解。在有限的认知下,殷商时期的人们依赖占卜来决定生活中的大小事宜,深信神明的旨意。他们眼中的"时间",是遵照神之意志流转的"神话时光"。

除了这"神话时光",人们还通过劳作经验总结出了一套"历法时间"。历法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为适应农耕生活而制定的时间规则。

古人通过观察日升月落,逐渐形成了对"日子"的认识,即昨天、今天和明天的交替。加之农耕生活对气象的依赖,人们将每个"日子"纳入由自然季节变化决定的周期之中,"年"的概念由此诞生。

随着对时间的理解日益加深,"神话时光"逐渐被更为理性的"历法时间"所取代。年、月、日、时等时间单位均有了更为精确的划分方式。

以天干地支为例,古人通过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来分辨季节,进而发展出干支记年法、干支记月法以及干支记日法。其中,天干和地支的组合不仅用于记时,也用于记月和记日。

在记时方面,古人以地支为基础划分时辰,一天便有了十二个时辰。而以天干地支相结合的记时法则更为复杂,但依然被古人广泛使用。

有趣的是,尽管最初的漏刻将一昼夜分为一百等份,但地支记时法以十二为一轮回。由于一百不是十二的整倍数,人们曾尝试过多种方案,如一百二十刻、一百零八刻和九十六刻等。由于人们早已习惯了一百刻制,这些最终未能成功。

直至明代末年,随着西方天文学的传入,九十六刻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一百刻制。

"日出"、"食时"、"黄昏"、"夜半"等时段记时法,以其形象性深受人们喜爱。即便如今我们不再使用古代的记时方法,"时段记时法"仍然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文学作品中。

事实上,"小时"这一时间单位在也与传统的记时方法有着渊源。随着西方钟表传入,"时辰"被译为"大时",而西方的钟点则被称为"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这一概念逐渐消失,"小时"则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