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草的古诗 白居易的《草》


探秘古诗《草》的精妙

许多人或许都曾对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白居易古诗《草》产生过好奇,为何只选了前四句呢?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公元786年,正值唐德宗贞元二年,年仅16岁的白居易在科场考试中,创作了这首应考习作。唐代科场考试中,对于指定的题目,通常会在题目前加上“赋得”二字,这也成为了后来所称的“赋得体”。白居易的这首诗原名为“赋得古原草送别”。

从其原题中我们可以窥见,除了明显的“草”这一主题外,还有“送别”这一关键词的存在。确实,课本中我们所没有完整学到的后四句,正是描述了送别的内容。

那么,为何小学语文课本选择了删减这后四句呢?这并非是因为担心孩子们无法背诵全诗。实际上,这样的删减是为了让年幼的孩子们更易理解诗的精髓。后四句所表达的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情感深度与诗意内涵都较为难以体会。

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们理解这首诗的内涵,课本中选择了仅收录前四句,并将题目简化为《草》。那么,这首诗的后四句究竟表达了什么呢?

我们再读那脍炙人口的前四句。诗中描述了古原上的草生命力旺盛,即使经历野火也难以被烧尽,春风吹过又再次生长。这不仅是野草的生命赞歌,更是对生命的顽强与不息的颂扬。白居易以朴实有力的语言、工整的对仗、流畅的笔触,将这一主题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诗的后四句则描绘了古原上的芳草飘香、翠绿蔓延至古道与荒城的景象。当又一次送别友人时,这满目的芳草似乎都充满了离别的情感。这里的“远芳侵古道”是对野草香气的细腻描绘,同时也展现了春草蔓延的态势;“又送王孙去”则化用了《楚辞》中的意境,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深深愁情。

整首诗通过对古原野草的描绘,不仅赞美了草的顽强生命力,更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丰富,再读这首诗时,我们或许都能对这“草”的精神以及诗人的别情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据史载,白居易此诗甫一问世便广受赞誉。顾况在初次读到此诗时更是对其大加赞赏,并对其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而这首诗也成为了白居易才华的见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