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床菌种 发酵床菌种制作方法


我国猪肉的需求高居不下,保证猪肉的健康安全变得至关重要。生态发酵床养猪法以其高度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满足了我国在环保节能方面的现实需求,对现代养猪业的环保、健康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其研究价值不容忽视。

该方法与自然农业理念相契合,是融合了现代微生物发酵处理技术的生态养猪模式之一,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保优势。其原理在于,通过多种微生物的作用和好氧发酵技术,快速消解禽畜废弃物中的刺激性成分,如氨、硫化氢等,同时有效降解植物中难以利用的尿酸盐、纤维素及脂类等,使其转化为维生素、菌体蛋白、氨基酸等有益物质,供猪只吸收。

2.1 建造内容 根据养猪场所在地的水位情况,发酵床的建造可分为地上式和地下式。地下式发酵床需在地面挖出约90至100厘米深的坑洞,确保发酵床底部为土地面,坑洞周围用单砖围砌。随后,将预先制作好的有机垫料填满坑洞,约4至5天后即可投入使用。猪栏部分可采用钢管或混凝土等材料制作,高度约80厘米。

2.2 技术要点分析

2.2.1 菌剂培养 在发酵床养猪过程中,酵素菌剂的培养至关重要。通过获取相应微生物进行培养后,再按比例混入有机垫料中。在建设生态发酵床时,需分层铺设垫料,并确保每层都含有酵素菌剂。

2.2.2 垫料制作与发酵 制作垫料时,需按照0.2%的发酵床菌种、50%的锯末屑和10%的粪便比例,加入5%至10%的糟渣类饲料。加水后,确保垫料内的水分含量约65%,经过2至4天的发酵后即可得到最终垫料。在使用过程中,建议每隔2至3天一次垫料。

在垫料发酵过程中,需先按比例准备好水、垫料及菌种。将菌种与水混合后静置2至12小时,待菌种活化后再进行搅拌发酵。如使用搅拌机,需对各发酵原料搅拌约2分钟后加入菌种稀释液,再搅拌4分钟。若不使用搅拌机,则需将垫料置于宽敞区域两次以确保原料均匀混合,随后将稀释液浇在垫料上并重复上述操作。最后按要求堆积成长方体形状,并在堆顶打孔以确保空气流通。覆盖适当大小的塑料布并用重物压实。

采用生态发酵床养猪的管理方法与传统方式相似但需更加细致。需注意严控饲养密度、保持适宜的发酵床湿度以及及时填埋猪的粪尿等。

积极发展生态养殖有助于推动我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施发酵床养猪时需注重发酵床的建设并深入分析相关技术要点以充分发挥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