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是什么 琉璃的制作工艺有哪些?
玻璃,原是指人造合成的非晶体质体,其主体成分为二氧化硅。这份材料的制造历程已经久远至五千年之前。那时候的古埃及人开创了玻璃制作的历史,用以制作小巧的玻璃瓶和一些精美的首饰。关于我国玻璃的制造历史,一般追溯至西周时期。在史书中,玻璃的称呼多种多样,如陆离、璧流离、流离、颇黎、玻璃、玉、料器等,这些都并非我们今日所熟知的玻璃概念。
现收藏于大同市博物馆的北魏时期玻璃小瓶,无疑是早期玻璃工艺的杰出代表。被冠以“蜻蜓眼”之名的早期玻璃作品,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从西周到春秋的岁月里,人们已开始探索玻璃的制作。但受限于当时的制作技术,无法达到所需的高温,因此只能制作出釉砂和玻砂等初级产品。直到汉代以后,相关记载如《盐铁论》、《西京杂记》、《汉书》、《后汉书》、《隋书》等文献中才开始频繁出现“琉璃”、“流离”、“瑠璃”、“璧琉璃”等名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文献中同时提到了“颇黎”,推测它可能与我们所称的玻璃并非同一物质。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有的唐何家村窖藏凸纹玻璃杯,以及与银罐相关的宝石,都见证了玻璃制造技艺在历史长河中的演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陕西省西安市郊何家村的唐代金银窖土的红蓝宝石,其记录中提到的“颇黎十八段”,让我们得以窥见当时对玻璃的称谓和认知。
纵观历史资料,从先秦至唐代的时期里,“琉璃”、“璧琉璃”等名称是西域各国的音译,并没有特定的物质指向。
如今收藏于园林博物馆的清琉璃龙纹瓦当,更是展示了玻璃制造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而到了宋代以后,玻璃制造变得更为普遍,此时出现了“玉”这一称呼,至宋代时,史料中提及的玻璃、琉璃、玉便与现代意义上的玻璃概念相符。
明代时期,“玻璃”一词被广泛使用。彩釉陶制的砖瓦被称为“琉璃”或“琉璃瓦”,这一时期逐渐将琉璃与玻璃进行区分。明清之际,北京地区的人们将玻璃称为料器。康熙年间,宫廷内务造办处设立了专门的“玻璃厂”,同时另有生产琉璃瓦的地方被称为“琉璃厂”,这标志着两者在应用上的明确区分。
玻璃的演变历程充满了人类的智慧与创造。从古至今,无论是作为装饰品还是日常用品,玻璃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