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为什么吃青团 青团为什么不能送人


清明果与青团的历史渊源及差异

关于清明果和青团,有两种不同的传说。

历史记载,自东晋时期,北方的居民逐渐迁徙至江浙沪闽一带。他们因居住于气候之地,遭遇了水土不服和痢疾等健康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发现了以鼠曲草和米粉为原料的清明果。其中,艾草具有苦、辛、性味,能够入脾、肝、肾三经。其特殊的气味不仅具有驱蚊驱虫的效果,还被广泛用于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提到,艾叶入,性温无毒,能通十二经脉,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之效。而鼠曲草则性味平和,具有化痰、止咳、降压、去风的功效。迁徙的居民常以食用清明果来“压时气”,以祈健康平安。

另外一种说法与饮食习惯有关。过去的清明节,人们只能吃凉食,若不提前准备,便会面临饥饿。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日期相近,寒食节期间民间禁止生火,只吃冷食。提前准备好的清明果成了人们的“糊口”之物。

那么,清明果与青团有何不同呢?二者虽名字相似,实则有异。

从形状上区分,清明果通常呈现为饺子型,而青团则是圆润的形状。从馅料来看,清明果的馅料多以五香干、笋干等为主,呈现出咸香的风味。而青团则常用豆沙等甜味食材作为馅料,给人以甜蜜的口感。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清明果也有甜味的款式出现,而青团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甜味馅料,偶尔也会尝试咸味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