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古诗 《渡荆门送别》原文
荆门山,于战国时期为楚国之西隅门户,乘舟东下,穿越荆门,便意味着与巴山蜀水告别。他怀揣着对锦绣前程的憧憬,以及对新奇美好世界的向往,战胜了对峨眉山月的依恋,勇往直前,热烈追求着理想中的未来。
标题:《秋日荆门之行》
霜降时节的荆门江畔,林木凋零显得格外空旷,布帆无损,在秋风的吹拂下依然高挂。此行并非只为品尝鲈鱼的细切美味,而是为了探寻名山,进入剡中之地。
“布帆无恙”之语,源于《晋书·顾恺之传》的典故。顾恺之驾船归乡,途经破冢时遭遇大风,然其书信上司殷仲堪言明行旅平安,布帆依旧无损。此处用以表达旅途的顺利与平安。
“鲈鱼鲙”则引自《世说新语·识鉴》的故事。西晋的张翰在洛阳为官时,因秋风起而思念家乡的菰菜与鲈鱼鲙的美味,最终选择辞官归乡。此典故在此处则暗示着一种对家乡的眷恋与回忆。
剡中之地,今位于浙江省嵊州市一带。《广博物志》记载此地多名山,可避灾祸。此诗与《渡荆门送别》几乎同时同地所作,皆传达出对荆楚大地的喜悦之情。《秋下荆门》中,诗人的目光已从荆楚的荆门投向了吴越的剡中,“此行不为鲈鱼鲙”,而是因为“自爱名山入剡中”。这恰如现代青年离乡远行,既回望家乡,又向往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