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配线口诀_电工选线铜线速算口诀


身为电工,精通电缆载流量的计算方法,乃是必备技能。

为了方便记忆和学习,资深的电工前辈们总结了一些电缆载流量计算的口诀,如:“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七零九五倍半算,穿管温度折,铜线可升级,裸线需加量。”

时常有同行向我提出疑惑和疑问。他们想知道,十平方电缆究竟应按照十以下还是十以上的规则来计算?十六平方电缆又是怎样一个倍数的关系?对于五十平方电缆的计算方法又该如何?

须知,这些口诀仅仅是电工在工作中选择电缆的参考而已,并非绝对精确。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作为电工,为确保安全,通常会选择比计算结果稍大的电缆规格。例如,对于7.5KW的风机电机,其额定电流约为15A,根据口诀,2.5平方铜电缆即可满足要求,而在实际使用中也没有问题。但若真要细究,我可能会选择4平方的铜线,毕竟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

若要深究每一种规格电缆的具体载流量,情况则较为复杂。在临时使用的情况下,即使1.5平方的铜线过20A的电流,也不排除其可能性。但在长期工作中,我们通常将每平方铜线的电流限制在一个较为保守的6A范围内,以确保电缆不会过热。

在我工作的单位中,有时会遇到较细电缆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下,我们通常将每平方铜线的电流设定为6A作为长期运行的参考值,这是一个相对安全的数值,不会导致电缆过热。在大型检修项目中,我曾见过外施工单位的配电箱中使用四平方的铜线为三台电焊机供电。尽管这样使用可能会导致开关和接线柱甚至变形,但他们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大检修任务,也未出现严重。

这些口诀只是我们在工作中选择电缆的一个基础指导。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摸索和积累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我们终将形成自己独特的计算方法和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