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树荫照水爱晴柔古诗


连日阴雨绵绵,空气中弥漫着潮湿与发霉的混合气息,长时间滞留在室内,仿佛连人的心灵都快要发霉了。今日终于放晴,天朗气清,岂能错过出门游玩的良机。

如古人范成大所言“雨停春已去,阳光下的夏渐浓”,此言诚然不虚。仅仅几日的晴雨交替,天地间便换了一番景象。

或许是经过雨水的洗礼,路旁园中的树木显得更加生机盎然,虽已过繁花时节,却也让人倍感生气。听闻其间蝉鸣蛙叫,宛若一场夏日交响乐正式上演。

在这种自然气候的微妙变化中,小动物们的敏感度远超人类。回溯千年之前,宋代大诗人杨万里曾借一只小蜻蜓来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与特征。

杨万里之《小池》

泉水细流无声,似在珍惜自己微弱的流动;树影映衬其中,钟爱这晴天的柔情。

初露尖尖角的小荷,早已引得蜻蜓驻足其上。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为南宋著名文学家。他以独特的“诚斋体”影响诗坛,并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出身于江西吉水农村的耕读之家,其家乡江西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系交错,极适宜荷花生长。

久居江西农村的杨万里对荷花情有独钟,他的内心深处对这“出淤泥而不染”的植物怀有深深的喜爱。荷花在他笔下屡见不鲜,而这首《小池》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此诗以初夏静谧清幽的自然景物为载体,呈现出一幅精致小巧、惹人怜爱的池塘早荷图。虽仅二十八字,却满载诗情画意,美得令人陶醉。

“泉水细流无声惜,树影映水爱晴柔。”

题目为《小池》,故诗的首句紧扣主题描绘小池的源泉。泉水细小无声地流淌,这是自然界的平凡景象。但杨万里用“惜”字赋予其情感色彩,仿佛泉眼深知流水的宝贵,故而不愿其轻易流走。

树影在晴朗柔和的日子里映照在池水上,这是常有的事。但一个“爱”字的使用,让这平静的景象变得生动起来,仿佛水面也怕太阳照射过强。

诗的前两句将泉水、树阴、阳光等自然景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象地描绘出初夏的风景。

特别是“惜”和“爱”二字的使用,让周围景物充满灵性。这不仅是杨万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的表现,更是他愉快心情的体现。

“小荷初露尖尖角,蜻蜓早已立其上。”

诗人随后将视线转向小池中一枝新生的荷叶。尖尖的荷叶刚刚露出水面,意外地已有蜻蜓停留在其上。

荷叶刚刚崭露头角、生机勃勃的样子与蜻蜓的停歇相映成趣。这生动的画面正是杨万里捕捉到的稍纵即逝的美景。

诗的后两句不仅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更是托物言志。小荷与蜻蜓的交相辉映,让我们想到在现实生活中要有发现新事物的眼光和掌握新机遇的魄力。

同时,这也告诉我们只要有真正的才华,总有被赏识的一天,就像那初露尖尖角的小荷,早已引得蜻蜓立其上。

总之,杨万里的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不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也传达了生活的哲理。

这样一首富有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佳作,自然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篇,年年入选语文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