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相见欢金陵城西楼拼音版


相见欢·金陵城楼之叹

宋代的诗人朱敦儒曾在此地,金陵城的西楼上,独自沉浸在清秋的景致中。

他目睹了那万里夕阳斜挂天际,大江在落日余晖中流淌不息。

因金人侵占,中原陷入混乱,达官显贵的簪缨装饰散落四方,何时能重聚,何时能收复这失地?

他试图借助悲风之力,将满腔的忧国热泪吹送至扬州前线。

译文诠释

诗人孤独地站在金陵城的西门楼上,观赏着秋季特有的景色。他眼见那延绵万里的长江在夕阳的映照下渐渐隐没于地平线。

因金人入侵导致的中原大乱,使众多逃散四方。人们不禁要问,何时才能平定战乱,收复失地?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前途的忧虑,他渴望自己的泪水能够被悲风带到扬州前线,为的命运尽一份心力。

注释详解

金陵:即现今的南京。

城上西楼:指的是金陵城的西门楼。

倚清秋:指的是诗人倚靠着西楼,观赏着清秋的景色。

中原乱:指的是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所引发的战乱。

簪缨:在此代指当时的达官显贵。

收:意为收复失地。

倩:此处为请托之意。

扬州:当时属于江苏,是南宋的前线,曾多次遭受金兵的侵袭。

作品鉴赏

自古以来,登楼、登高常引发诗人的感慨。王粲登楼时怀念故土,杜甫感慨“万方多难”。许浑、李商隐等诗人也有类似的登楼之叹。朱敦儒的这首词,从登楼写起,由写景到抒情,充分展现了他心中的之痛和深厚的情怀。

此词深刻表达了词人在危难之际的忧虑和情感,其强烈的精神感人至深。

创作背景补充

在靖康之难后,汴京沦陷,朱敦儒南逃至金陵。在这座城市中,他暂时找到了安身之所。这首词正是他在金陵城西门楼上,目睹秋日景色,心中涌起家国之思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