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2十4十8十16…求和公式
高三的“数列”课复习已经过了一段时间。
今日再次提及,多因粉丝要求。对此内容的深究,看来这位粉丝已是优等生,与我的教学思路不谋而合。
对于错位相减、倒序相加等方法,都可暂且放置一旁。在数列求和的领域,裂项相消无疑是。至于其他如“分组求和”等技巧,只须简单带过。
除了裂项相消,我的教学目标是希望通过“数列”这一代数的媒介,为孩子们灌输更多的代数变形技巧。代数的变形,实在太过灵活,正是这种变化性,激发了课堂活动的意义。
我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对数列中相关变形的必然性有更好的感觉,从而达到通性通法的目的。但这种感觉,如同风一般,来去匆匆,令人捉摸不透。
今日的主题,是数列求和的专题。复习的核心在于裂项相消法及其讲解。记得11月10日的联,错位相减法的应用确实让人失望,平均分低得让人痛心。
我希望高三的同学们能通过这次推送,彻底解决与数列求和有关的所有疑问,甚至包括数列不等式证明的放缩法。
第一部分:前n项和定义复习
设计意图:在数列递推公式中,常出现同时含有和与项的递推式,旨在考查数列前n项和的定义细节。
对于学生常犯的小错误,必须时刻提醒。在由和求项时,要注意检验n=1时通项是否成立。
对于几个常见的自然数列求和公式,期望学生们能够熟记于心。
第二部分:求和方法之公式法
设计意图:最简单的数列求和当然是公式法。
这里强调等差、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不同表述,是为了让学生根据情况灵活选用。
多项式型数列的求和,首选方法就是考虑“公式法”。
第三部分:求和方法之裂项相消法
设计意图:“裂项相消法”是数列求和中最重要的方法。我采用分层递进的方式介绍此方法,从分母二次型分式的裂项开始,逐步引导学生体会可裂项式的基本结构特征。
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裂项的水平达到类似待定系数法的层次。观察了一圈,发现写对的同学都显得很兴奋。
课堂上我更倾向于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更直观。
第四部分:整式型数列的求和
设计意图:对于整式型数列的求和,我尝试从因式分解的角度逆向分析,再让同学自己联想尝试。成功后同学们的反应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实用性。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无需计算量和公式的记忆。
类比到等差数列和其他情况,这种思路的适用性更广。
第五部分:错位相减法的反思与替代
设计意图:对于“错位相减法”,我设计了问题让学生思考是否可以用裂项相消法替代。成功的替代展示了裂项相消法的广泛适用性。
我也分享了错位相减的结果的固定模式,鼓励学生求和后进行检查。
第六部分:数列不等式的证明——放缩法
设计意图:数列不等式的放缩法证明是让人怀念的部分。我提供了放缩的具体思路和三种通法,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这一技巧。
尽管放缩有一定难度,但掌握后能够解决很多问题。
无论是从“模仿”到“感觉”,再到“经验”,都是我们学习的途经。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些内容,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列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