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文字怎么形容 用文字怎么形容
关于嚧
嚧,是普通话中的一个字音,读作lú(音卢),指的是呼唤猪的声音。各地方言中,对于唤猪的称呼有所不同,如吴方言叫"啰啰啰",晋方言叫"唠唠唠",而四川方言则称之为"溜溜溜"。尽管发音有所差异,但大体上还是相近的。
古人有言:“方言俗语,皆有所据。”那么,这些不同的呼猪声,是否也蕴古语的痕迹呢?嚧这个字,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并不常见,唐五代诸韵书也未见其踪迹,这说明它是一个较晚出现的字,可能是一个方言拟声词。
据《康熙字典》记载,宋朝官修韵书《广韵》《集韵》开始收录此字。《广韵》标注的读音为"落胡切",而《集韵》则解释为"龙都切,音盧。嚧嚧,呼猪声。"这里的"落胡切"和"龙都切",是古代的注音方法——反切法,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了解到嚧字在宋朝时的读音。
那么,在宋朝之前的人们是如何呼唤猪的呢?答案也是用嚧嚧的声音。虽然各地方言的发音有所差异,但它们都源于同一个“嚧”声的转变。
追溯的家猪历史,可以追溯到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约9000年的历史。在古代,猪有着各种各样的称呼,“豕”是甲骨文中的名字,“彘”是后来常用的称呼。而关于唤猪的声音,虽然现在我们常用“哼哼哼”,但那其实是猪的,不是人唤猪的声音,其本字为“豞”。
关于“嚧”字的来源和演变,还有许多值得探究的地方。比如在上古音中,“娄”与“盧”同在一个韵部,读音相近。在方言里,人们用“娄娄”等借字来描述唤猪的声音,到了宋朝的韵书中就音变为“嚧嚧”了。
尽管在现代语言中,猪与愚蠢有时被联系起来,但这其实是一场由同音借字带来的误会。国学大师章炳麟先生在《新方言》中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考证,指出了其中的语源来历。猪,其实并不代表愚蠢,相反,它在传统文化中是财富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