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工作原理 站是怎么工作的
核能发电,其实还是离不开我们熟悉的蒸汽。
说到站,它的核心部分是一个被称为核反应釜的装置,形象地可以将其比作一个大型的“炉子”。
在这个炉子里,虽然我们看不到燃烧的柴火,但却布满了特殊的燃料棒。这些燃料棒内部是圆柱形的颗粒,它们并非是可燃烧的生物质颗粒,而是能够发生核裂变的二氧化。
在一个大型的、用于发电的核反应釜内,大约排列着五万一千根这样的燃料棒,总计约有一千八百万个颗粒。这样的数量和布局,使得人们可能会产生疑虑:这么多放射性物质在一起,一旦开始裂变,难道不会产生如同核弹般的巨大威力吗?
实际上,在核反应釜中,有一种被称为控制棒的装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控制棒由特定比例的硼或镉构成,它们能够上升或下降,并在裂变过程中发挥神奇的作用——吸收越来越多的中子。
那么,什么是核裂变呢?其实很简单。在高压环境下,一个中子会撞击可裂变的原子,导致原子成两个部分,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和两个新的中子。这两个新中子又会继续撞击其他原子,引发连锁反应,释放出更多的热量和中子。
要控制核裂变的进程和产生的热量,关键就在于对中子的数量进行管理。通过巧妙地操作控制棒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有效地控制裂变的速度和产生的热量。
至于站的设备配置,除了至关重要的核反应釜之外,还有增压泵、蒸汽发生器、蒸汽涡轮、发电机、冷凝器以及冷却塔等一整套设施。
这些设施是如何协同工作、将核能转化为电力的呢?简而言之,首先是燃料棒中的裂变产生热量,然后借助高压纯水将热量传递到蒸汽发生器中。这里的纯水被加热后,再带动蒸汽涡动。紧接着涡轮驱动发电机发出电力。最终,由冷凝器将消耗后的蒸汽再次冷凝为水供循环使用。
总结而言,虽然名字中包含了“核”的概念,但在实际运行中,站依然依赖于蒸汽来发电。而核燃料则主要起到了加热的作用,将水的温度提升到足以产生蒸汽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