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的读音 簸的读音


湖南最南端,一位女子正用畚箕挑起农家肥。

箕,是星宿名,属于神话中的二十八宿之一,位于人马座,形状似箕,共有四颗星。箕也是一个形声字,以竹为部首,其声为箕的本义,即用来扬米去糠的。

过去,箕类器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种类繁多,各有不同。虽然在城市中,近百年来箕类器物逐渐被塑料、搪瓷、玻璃、铁制品等现代材料所替代,但在乡村,人们依然使用着各种箕类工具。

那么,就请跟随副刊主编李林冬的脚步,一起熟悉这些老长沙人熟悉又常用的箕类工具吧。

在湘西茶峒的集市上,人们正在出售簸箕。簸箕有三种常见的解释:一是类似铲状的收运,有些地方称之为撮箕,实际上是同一种物品的不同称呼;二是用来扬米去糠的工具,多为圆形,有的有漏洞,有的没有。我小时候,常常和弟弟在大的簸箕里午睡。第三种解释是指指纹,也被称为斗箕或箩。在湘南地区,人们常唱有关箩的童谣:“一箩穷,二箩富,三箩四箩打豆腐……”

至于畚箕,它是湘南地区运送农作物的主要工具之一。它比撮箕要大,上面有一个竹框,常用于挑各种化肥、稻草等。有时父母高兴时,也会让我们坐在簸箕里挑着去干农活,那是我们体验天伦之乐的一种方式。

筲箕则是淘米洗菜时使用的竹器。它的形状像簸箕,但通常没有口或者口很小。这个主要是家庭生活用品,在乡村的水井或小河边,常常能看到妇人用它淘米洗菜。

在湘西茶峒的某个地方,或许会有一只猫正在筲箕里悠闲地休息。而“筲箕”这个词还经常出现在地名中。比如长沙的望城区有一个叫筲箕山的地方,岳麓区有一个叫筲箕坡的地方。特别的是,以“筲箕湾”为地名的地方特别多。我们用地图软件一查,一页就能跳出近二十个这样的地名。这些地方大多是因为地形似筲箕而得名,分布在怀化、常德、邵阳等地区。省外也有,例如香港就有一个叫“筲箕湾”的地方。

老一辈的长沙人喜欢把筲箕称为“笠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