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多少度最冷_空调制冷20度冷还是25度冷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不少市民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都注意到了冷空调开启后的问题。尤其是乘坐地铁的市馈,部分线路的地铁空调温度设置偏低,让他们在车厢内感到“寒气刺骨”,特别是体弱畏寒的市民感觉有些吃不消。

为满足乘客对车厢温度的差异化需求,上海地铁大部分线路已经设置了“弱冷车厢”,实行分区调温。那么,地铁车厢温度的实际体感如何?弱冷车厢的推行效果怎么样呢?新民记者对多条地铁线路进行了调查测评。

10号线

记者发现,10号线是不少市民感觉车厢空调温度“太低”的线路。实测当天,室外最高温度为31℃。在列车行驶过程中,记者走进了100331车厢,测温显示为27℃,而在普通车厢测温则显示为21℃,相差6℃。除了首尾的“弱冷车厢”温度在26℃左右,其余车厢的温度均在20℃至23℃之间,体感偏冷。

其他线路

在3号线、4号线、8号线等线路,记者也进行了测温。在4号线宝山路站第4节车厢,温度显示为22℃,如果衣着比较单薄的话,时间长了会感觉有点冷。而在3号线车头第一节车厢,也就是弱冷车厢,温度计显示温度为23℃。在8号线,记者发现该车厢内温度相对其他线路低了5℃—6℃,体感较冷。

温差不明显的线路

而像12号线和13号线这样的线路,记者测温后发现,“弱冷车厢”与普通车厢相比,温差并不明显。实测当天室外最高温度为26℃,但在列车中段车厢测得的温度与首尾弱冷车厢的温差并不显著。

16号线

在地铁16号线,所有列车均设置了“弱冷车厢”。记者实测发现,该线路的“弱冷车厢”与普通车厢的温差达到2℃左右。非弱冷车厢适合年轻的乘客乘坐,而对于老年乘客和孩子来说,则需要带好额外的衣物。而弱冷车厢则更适合老年乘客和孩子乘坐。

通过记者的实地测温和采访,可以看出上海地铁各条线路的车厢温度设置存在差异,给乘客带来的体感也各不相同。尽管地铁方面已经采取了分区控措施,并设置了“弱冷车厢”,但市民对于温度设置的舒适度和提醒方式的满意度仍有待提高。

对此,市民建议地铁方面能否更加人性化地调节车厢温度,尤其是一些温度设置过低的线路可以适当提升温度,以增加市民乘坐地铁的舒适度。也希望地铁方面能更加周到地提醒乘客关于“弱冷车厢”的使用,比如在站台门上增加文字提示和在列车信息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相关信息。

新民将继续关注此事,为市民提供更多实用的交通出行信息。

民声建言

“弱冷车厢”提示能否更周到?

目前虽然一些推行“弱冷车厢”的列车会在到站前通过站内广播进行提醒,但因为候车人多、站内杂音大,往往被人忽略或者听不清楚。市民呼吁地铁方面能更加周到地提醒乘客,比如在站台门上增加文字提示和优化广播内容。

车厢控温能否更人性化?

市民希望地铁方面在调节车厢温度时能更加人性化。根据室外温度进行动态调节是好的,但同时也希望考虑不同乘客的需求,尤其是一些温度设置过低的线路可以适当提升温度,以增加乘客的舒适度。

策划 | 钱俊毅(新民·帮侬忙工作室)

文字 | 李晓明、姚储杰(记者)

摄影 | 李晓明、姚储杰(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