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猜成语水龙头_疯狂猜成语幽和一条路
蝉鸣的夏日记忆
蝉的俗称是知了,其学名叫作蝉。在古代的诗篇中,它的形象被无数次描绘。而最为人所传颂的莫过于南朝梁诗人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句诗在历史的河流中流传千年,几乎成为了后人在创作中难以超越的典范。
每当盛夏时节,知了便无声无息地攀上树梢。天色越闷热,它们的鸣声就越发响亮。当你心情愉悦时,它们的似乎也带着欢快的节奏;而当你心生烦躁时,那无休无止的鸣叫更是让人心烦意乱,无处可躲,无法止息。儿时的我,常常抬头倾听,寻找那声源的所在,每当我发现一只知了,便会兴奋地指给伙伴们看。如今回想起来,那时的乐趣仍让我心潮澎湃。
儿时的乐趣中,最为难忘的便是捕捉知了。我们找来几根粗细适宜的竹竿,巧妙地绑扎起来,扛着它们出门去。即使是大人们午睡的时间,我们也兴致勃勃地去寻找知了的踪迹。整个院子里空无一人,只有大树上传来的蝉鸣声此起彼伏。知了的习性喜高不低,许多竹竿都难以触及它们。偶尔发现一只低处的知了,我们便屏气凝神,蹑手蹑脚地接近它。
捕捉知了的关键在于胶的使用。早年间的胶是用废弃的自行车内胎熬制而成,那股难闻的气味常常引来大人们的斥责。后来我们发现面筋是更好的选择。趁着母亲蒸馒头的时机,我们扯下一块面团,在水龙头下耐心地,直到面筋充分发酵并变得粘稠。我们将它泡在小瓶里备用,等待捕捉知了的机会。
当发现知了的身影时,我们迅速将面筋裹在竹竿的一端。太阳一晒,面筋很快变得粘性十足。然后我们小心翼翼地伸向知了,通常在一声惨叫之后,知了就成了我们的俘虏。我们小心翼翼地抓住它,用清水洗净翅膀上的面筋,再将面筋团好留作下次使用。
捉到的知了会被放在纱窗上。它们黑亮的身体和透明的蝉翼显得格外神奇。到了晚饭时分,随着天色的暗淡和空气的闷热,知了们开始引吭高歌,声音此起彼伏,直到我们睡觉前都吵得人头疼。于是我们起身开窗,将它们放飞在空中,让它们重归自然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