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免打扰_免打扰模式


现今,面对微信群日益增多的现象,许多人都饱受信息过载的困扰。你是如何处理这股信息洪流的?

近期,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进行了一项调研,针对2002名受访者的反馈显示,大约有58.9%的受访者加入了10至30个微信群。这些中,工作群、家庭群和好友群是最常被浏览的。高达73.2%的受访者感到群消息过多,生活因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

令人惊讶的是,高达87.4%的受访者表示微信群内充斥着大量无关紧要的消息。

太原市某房地产公司的员工齐丹(化名)曾加入过各种类型的群组,包括团购群和福利群,但最后大多数都选择了退出。她指出,日常浏览最多的主要是工作交流群和家人联系群,尤其工作群的互动最为频繁。

此次调查显示,有58.9%的受访者拥有10至30个微信群,而群组的类型也相当丰富,包括大群如几百人的工作群和微商销售群,以及小群如三五人的亲密朋友聊天群和临时工作群等。

除了工作群和家庭群外,受访者还经常浏览的群包括班级群、兴趣爱好群、校友群、购物群、小区业主群等。有些群的活跃度并不高,导致部分人产生了清理或退出的想法。

(化名)提到,虽然她设置了一些群的免打扰模式,但总会有一些群因频繁的消息更新而不断在界面上显示小红点。这些群里大多数消息并非真正需要的信息,导致她常常需要通过关键词搜索才能找到真正重要的信息。

根据调查结果,87.4%的受访者对微信群中的信息质量表示担忧,其中近四分之一的人认为垃圾信息非常多。

对微信群的公告功能持保留意见。她认为,如果真的有重要的通知,这个功能是有其作用的。部分群的公告功能被滥用,任何信息都当做公告发送,使她觉得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信息。

面对众多的微信群消息,大部分受访者选择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其中74.6%的人会选择调成消息免打扰模式;59.9%的人会定期清理“僵尸”群组;而38.4%的人则选择主动退群。

有68.9%的受访者建议当微信群不再具有其存在意义时,应果断解散或退出。

肖艳(化名)表示她所在的设计行业工作中常常需要使用多个工作群进行沟通。由于工作群的频繁使用和大量的微信消息推送,她感觉自己的私人时间越来越少。

调查结果显示,73.2%的受访者感到生活因过多的群消息而受到干扰。他们还担心微信群的过度使用会耗费精力、造成信息过载以及模糊工作和生活的界限。

肖艳提到自从企业开始使用企业微信后,内部沟通更多地转向了企业微信。即便有重要事情也不再通过电话通知,而是直接在群里发布消息。虽然可以设置免打扰模式来减轻压力,但仍然担心错过重要信息。

齐丹则对家庭群的氛围有所疑虑。她觉得尽管工作群里主要是与工作相关的重要交流,但家庭群里往往容易变成互相夸奖和庆贺的场合。虽然有时不太喜欢这样的氛围却无法完全拒绝参与。

对于如何平衡微信群和个人生活的关系,大多数受访者建议当微信群失去其作用时应及时解散或退出。同时他们也认为应该根据个人兴趣和意愿有选择地加入不同的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