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托的意思_烘托和衬托有啥区别
描绘情境是通过其他事物来突出想要表达的事物、情感或心理状态。以下是我为您详细解释。
让我们看看:
1. 在七年级上册的朱自清的《春》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密密地斜织着的雨幕,仿佛给每家每户的屋顶蒙上了一层薄烟。树叶在雨中显得分外绿油油,小草的青翠几乎要逼得人直视。当夜幕降临,灯火通明,一片宁静且平和的夜晚被生动地展现出来。在乡村的小路上,石桥边,有人撑着伞缓缓前行;还有田间劳作的农夫,身披蓑衣,头戴斗笠。他们的简朴草屋,稀疏地散落在雨中,静静地存在。”这段对春雨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无法言喻的意境,充满了田园诗情画意,突显了夜晚的宁静与和平。
2. 再看八年级下册的鲁迅的《社戏》。文中描述了“……在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速前进,的豆麦和水草散发的清香与水气混合,扑面而来。月色在这水气中显得朦胧。远处的山峦起伏,如同跃动的兽脊,纷纷向船尾退去。然而我仍觉得船行得太慢。”这样的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使得景物丰富细腻,具有立体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展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清新优美景象,同时也突显了“我”去看社戏时的愉悦心情。
3. 九年级下册的鲁迅在《故乡》中描绘道:“此时已是深冬,接近故乡时天空又变得阴沉。冷风从船舱中吹过,发出呜呜的声音。从船篷的缝隙向外望去,苍黄的天底下散落着几个萧条的村庄,毫无生气。看到此景,我的心情不禁变得悲凉。”这段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沉寂、荒凉、萧瑟的氛围,突显了悲凉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