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水解_碳酸钠水解离子方程式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26盐类的水解(下篇)

一、盐类的水解

2. 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小结:

(1) 盐类水解的概念

在水中,盐电离出的离子与水中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弱电解质(通常是弱酸或弱碱)的反应,这个过程被称为盐类的水解。

(2) 盐类水解的实质

当弱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如酸根离子)与水中的氢离子结合,形成弱酸,这将促进水的电离,使得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小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反之,当弱碱电离出的阳离子与水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弱碱时,同样会促进水的电离,使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强酸和强碱电离出的离子则不会发生水解反应。

关于碳酸钠溶液的水解情况分析如下:

碳酸钠在水中的电离使得碳酸根离子与水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这一过程的水解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来表示。第一步水解后,生成的碳酸氢根离子还可以与水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更弱的酸——碳酸。这一步的水解同样可以用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来表示。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步水解产生的氢氧根离子对第二步水解有抑制作用,因此第一步的水解程度通常大于第二步。

(3) 盐类水解的特点和规律

①只有存在弱才可能发生水解,且谁的强度大则溶液会呈现谁的性质;

②水解反应与酸碱中和反应是互为逆反应;

③水解反应是一个吸热过程;

④通常情况下,水解反应的程度较小,不会产生沉淀或气体;

⑤对于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和多元弱碱的阳离子,他们的水解反应是分步进行的,且第一步的水解程度通常大于第二步。

(4) 盐类水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由于一般盐类的水解程度都很小,是可逆的,因此其方程式使用可逆符号,不使用等号“=”,也通常不会出现沉淀或气体,因此不用“↑”、“↓”来表示。对于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其水解是分步进行的,因此水解方程式需要分步书写;而对于多元弱碱的阳离子,虽然其水解也是分步的,但书写时一般不分开写。

还存在一种双水解的情况:当弱酸弱碱盐电离出的阴离子和阳离子都能发生水解,且会相互促进使水解程度增大时,我们称之为双水解。有些双水解的程度很大,可以完全反应生成沉淀或水,这时我们称之为完全双水解,书写方程式时使用“=”、“↓”、“↑”来表示。

3. 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和元素守恒

电荷守恒在电解质溶液中体现为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这是由于电解质溶液呈中性的原因。元素守恒则表示在电解质溶液中,某些离子发生水解或电离后,尽管其存在形式发生了变化,但该离子所含的某种元素在变化前后是守恒的。

以0.1mol/L的Na2CO3溶液为例,列出其中的电离和水解过程(按电离或水解程度大小排列),并进一步探讨溶液中各种微粒的浓度关系、电荷守恒和元素守恒等关系。通过这些关系,我们可以计算和比较电解质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