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使用方法_电梯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职责

一、负责人职责

1. 对本单位电梯设备使用、维护安全负全面领导责任。

2. 贯彻执行、地方关于电梯设备的安全法律、法规,督促检查下属分管部门做好电梯安全管理工作。

3. 定期主持召开本单位关于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会议,听取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等工作的情况汇报,做出相应决策,实施。

4. 确保电梯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维修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5. 确保隐患整改的落实,并保证所需的经费得到保障。

二、技术负责人职责

1. 对本单位设备在技术上负责,并负责解决电梯设备安全方面的技术问题。

2. 技术人员学习相关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电梯设备安装、改造、修理时的安全措施。

3. 制定本单位电梯设备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预防发生的技术措施。

4. 参与电梯设备的调查,协同有关部门对发生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三、操作人员及维护保养人员职责

1. 操作人员职责:

操作电梯前应进行日常检查,确保电梯正常运行。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电梯的启动、加速、平层等过程的安全。

熟悉电梯的主要技术参数、服务对象和楼层情况等基本情况。

在电梯出现故障时,能及时应对,安抚乘客情绪,采取措施保障乘客安全。

2. 维护保养人员职责:

持证上岗,严格执行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熟悉掌握所维保电梯设备的基本情况、安全装置、机械性能、电气原理等。

定期对电梯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认真做好维护记录。

在维保过程中,不得随意拆除安全装置或改变其他安全参数。

四、安全操作规程

日常操作中需确保乘客的安全,特别是在开关门、平层等关键操作中要特别注意。

维护保养时需挂上“维修中,请勿使用”的标识,确保维保工作的安全进行。

遇到电梯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通知专业人员进行检修。

五、常规检查与定期报检制度

每日对电梯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运行、制动、厅门、轿门等是否正常。

每月对电梯的各种安全装置、零部件进行检查,确保其灵敏有效。

每年结合特种设备检验部门的年度检验,对电梯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六、维护保养制度

定期对电梯进行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维保人员需持证上岗,遵循《维护保养工作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工作。

当电梯发生故障时,维保人员需迅速到达现场进行检修。

七、钥匙管理制度

三角钥匙必须由经过培训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使用,其他人不得使用。

指定专人负责管理钥匙,并做好交接工作。

严禁将三角钥匙交给无关人员使用,避免发生。

八、培训考核制度

电梯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积极参加培训。

单位应定期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作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安全技术得到提升。

建立作业人员的管理,记录其培训、取证及资格复审情况。

九、应急措施与救援演习制度

当电梯发生紧急情况时,如冲顶、蹲底等,应立即启动应急措施,切断电源,通知维保单位。

定期进行模拟演习,确保在真实情况下能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在救援过程中要确保被困人员的安全,安抚其情绪,尽快救援出被困人员。

对每次的应急演习进行记录和总结,不断完善应急措施。

十、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建立完整的电梯设备安全技术,一梯一档,专人管理。

保管好原始的出厂技术文件和资料,包括产品合格证、各种安装及使用说明书等。

做好历年的检验报告和维保记录的归档管理。

确保的完整、规范、准确、整洁。

与有关法规核准相违背的条款应以法规标准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