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贴是什么意思 津贴分为三类
朋友们,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中总有那么几个让人期待的时刻,其中之一就是每月发工资的日子。在那一刹那,不仅是我们对辛勤工作的回报,更是一份期待与期待的兑现。在工资条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文字背后,又隐藏着哪些我们应当了解的信息呢?
随着七月的到来,或许你的工资会有一些新的变化。你知道都是因为哪些项目吗?接下来让我们一同了解。
项目一:住房公积金
进入七月,你的住房公积金将可能迎来新的调整。公积金的调整周期通常是以去年的7月1日至当年的6月30日为一个年度单位。每当完成6月份的汇缴业务后,许多单位会根据员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来调整他们的公积金缴纳基数。随着职工平均工资的变动,你的住房公积金也会相应地做出调整。在拿到七月的工资后,别忘了查看一下你的住房公积金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项目二:高温津贴
七月,炎炎夏日如火如荼,这也意味着你可能将收到一笔高温津贴。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规定,当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时,或者无法有效降低工作场所温度至33℃以下时,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这些津贴分为按月、按天和按小时发放三种形式。从各省份公布的发放时间来看,多数省份的高温津贴发放时间是在6月至8月或9月之间。尤其在海南省,其发放时间更是长达七个月之久,从4月1日一直到10月31日。如果你在七月依然在户外工作,那么你的高温津贴或许已经等待着你。
在此提醒大家,高温津贴作为劳动报酬的一部分,并非可发可不发的“福利”。一些单位用绿豆汤、西瓜等防暑降温食品或相关品来代替高温津贴的做法,实际上已经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果你满足了领取高温津贴的条件,那么在下个月查看工资时,请务必留意这笔津贴是否已经准确无误地发放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