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大数 大数例子20个四年级


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计算能力,它几乎是数学学习的基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孩子的计算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数学成绩。在小学数学试卷中,大约有八成的题目都涉及到计算。

换言之,如果孩子对计算掌握得不够熟练,那么他们的数学成绩就很难得到提升。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开始接触算数,掰手指成了他们的常用计算方法。这种习惯对于他们后续的数学学习是极其不利的。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种名为“凑十法”的计算技巧,这种技巧能帮助孩子们告别依赖掰手指的算法。

那么,“凑十法”究竟是什么呢?

让我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比如我们面对这样的问题:9+6。

解题过程如下:

因为9要凑成10缺1,所以我们把6分成1和5。这样,9+6就可以分解为:9+1+5=15。大家看,是不是非常简单又好用?

也有家长会问,“凑十法”真的有必要学吗?它的重要性何在呢?

第一,“凑十法”是符合数学的计算规则的。在数学中,我们常用的计数单位如“个”、“十”、“百”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基于十进制原则,即一个大单位等于十个小单位。这就意味着在后续的学习中,不论是加法、减法还是其他运算,我们都需要用到“满10进1”的思想,“凑十法”正是帮助孩子们理解这一思想的重要途径。

第二,“凑十法”能够锻炼孩子们对数字的合成与分解能力。一个数字可以被表示为其他数字的和,也可以将几个数字合为一个数字。这种能力在数学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

“凑十法”还有一些容易记忆的口诀,如: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这些口诀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记忆和应用“凑十法”。

我还想强调的是,“凑十法”不仅仅是简单的计算技巧,它更是培养孩子数学思维的重要方法。我们不能仅仅依靠记忆来学习数学,而是要真正理解数学的内涵。

我会布置几道练习题供孩子们巩固所学知识。下一篇文章我将为大家讲解“破十法”的原理和例题,敬请期待哦~